第82章 生日(第2/4页)

“集训是不是一起?”江黎手指在桌角敲了敲。

奚迟:“谁?”

江黎看着他:“我们。”

奚迟话头顿住,一时没反应过来。

同一场集训,那当然在一起。

“既然在一起,那不高兴什么?”江黎笑着捏了捏他手指。

“…没不高兴,”奚迟犹豫了一会,“老付说今年集训是半封闭,出不去。”

因为去年集训不是在酒店,而是在瑞城大学附属中学,发生过半个班的人大半夜集体翻墙去码头钓小龙虾,还有两个摔进水沟的惨案,今年特地换成了新世纪,管理严格,半封闭式,手机让带,但不允许出去。

“嗯,然后呢。”江黎问。

奚迟:“出不去,别人也进不来,会不会有些…无聊?”

空间受限,人受限,还要考试、做题……

奚迟正想着,耳边传来江黎的声音。

“不会。”

江黎答得很干脆,说完,认真地看向自家男朋友。

“我不用别人帮我过生日。”

说着,江黎低低笑了一声,指腹在奚迟下巴处很轻地磨了两下:“也不用你帮我过,你在就好。”

奚迟没说话。

“不用准备别的,不准抄经,回家好好休息,听到了没?”

“。”

-

转眼又是一年高考。

高考前夕,不闻钟连响七下,高三楼“金榜题名”、“旗开得胜”的横幅从顶楼拉到一层花坛,高一高二掌声和加油声响彻整个山海一中。

两院学生会忙了两天,在一场夏日午后的暴雨中,一年高考落幕。

短短两天,那几栋亮灯最早、熄灯最晚、脚步向来匆匆的高三教学楼就空了。

高二段最后一个完整假期也跟着高考落下帷幕。

回校的时候,看着不远处那空荡荡的教学楼,王笛他们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有人已经开启新的征程,而他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跑,好在路上有人同行。

高三一毕业,对高二一班最大的影响就是——

文姐那丑到眼睛疼的炸毛猩猩头总算换掉了。

换头像那天,群里“普天同庆”,小螺号更是“一掷千金”,连发了十个红包,祝余他们兴冲冲点开,结果发现总金额一元,红包个数还特么40个,又骂骂咧咧退了出来。

日子一天比一天热,蝉鸣也一日更甚一日。

27、28号两天,高考成绩出炉。

山海一中离状元头衔只差一分,虽然可惜,可整体成绩创下历史新高,各种喜报和花篮源源不断送进来,文姐男朋友也以理科年级第十八的成绩,拿到顶级学府录取通知书。

文姐当天发了一条朋友圈,是男朋友的成绩截图,配了一句话:满载理想的帆船,终于靠岸。

没有屏蔽家长,也没有屏蔽老师。

……

一年盛夏如约而至。

毕业生相关事宜一结束,老王全部心思就集中在了高二上,跟顺移似的。

晚自习巡逻频率肉眼可见地变高,逛完高二,顺带着逛逛高一,好几天微信步数走占据好友榜榜首,就连食堂阿姨都忍不住感慨“王主任您是不需要休息的吗”。

高二段第一轮复习已经结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老王开晨会的时候,不再说“高二”,而是“新高三”,老付开班会的时候,也开始讲高三阶段复习计划。

某天大课间,当王笛脱口而出“我们高三一班”的时候,一群人都恍了一下神。

班牌还是高二一班的班牌,教学楼也还是高二教学楼,可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高三的身份。

“高三”以一种卑鄙的方式进入了他们的脑子。

这个念头一出,吓得王笛当场“靠”了好几声,连“呸”三下,安慰自己。

安慰没多久,期末考来临,看着试卷上“山海一中新高三第一次模拟考”的试卷标题,所有人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