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闯祸(第2/6页)

他的课业也和别的皇子皇孙不同,一般只给他布置几个简单的字,让他练习握笔、临摹字形和笔画。但他们显然没料到,弘晳不仅能坐得住,他甚至很喜欢读书!师傅们讲的道理,他总是一边临摹一边竖起耳朵仔细听着,一心二用,竟然还记得特别牢固,比他年纪大的小皇子、皇孙都还没背下来的,他连师傅拆解下来的注释、释义都背完了。

虽然他并不太懂是什么意思,但他习惯这样,先在脑海里记起来。回头再自个琢磨,琢磨不出来了,他就会找个机会开口问那些他觉得可能会知道的人。

在问问题这事儿上,弘晳也分人。

比如,他就从来不问额林珠有关学习的问题,一般只问他姐姐怎么抽陀螺、怎么给小鱼换水……噢后头这个问题,弘晳在额林珠手抖把水和鱼一块儿倒进排水渠以后,也不问她了。

还不如问添银呢。

添银如今算是弘晳最喜欢的人了。

因为弘晳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问题,添银都会认真回答,他不会像奶嬷嬷那样哄骗糊弄他(是的,他已经不会相信奶嬷嬷那些骗小孩子的话了,他能分辨得很清楚),也不会像其他太监那样什么都不知道。

他对他很尊敬,不是主子奴才的那种尊敬,而是把他当成个小大人,弘晳喜欢这样。

添银是程婉蕴走之前,特意从库房里调出来给弘晳当大太监的,因为弘晳身边的太监当初都挑得小年纪的,想着陪他一起长大更好,就像太子爷身边的何保忠一样。

在毓庆宫后罩房,两个孩子还睡在她次捎间,她身边有那么多人能一起看着两个孩子,但到了宁寿宫没个老成人看着不行。

添金要总领所有的事情,青杏照顾额林珠,何保忠则还管着毓庆宫里的其他事情,弘晳身边少了个能时时刻刻陪伴他的可靠人,于是她临走之前,就笑着跟添银说:“我把二阿哥交给你了。”

添银也没有二话,跪下重重磕了头,默默回去把库房锁了,拎着个只装了几件衣裳的破包袱,就走到弘晳身边站着。

程婉蕴见他这样落拓,不由叹口气。

这几年下来,添金都在外头给他老子娘买了房屋和田地,几个兄弟也全仰仗他送出去的银子过活,他虽然自个没了根,但他哥哥把自己的小儿子过继到他膝下,日子过得十分红火。

而添银呢,还如刚入宫时一样,他这几年下来一分银子没攒下来不说,人也不见有什么变化,他是心中有坚守的人,深蓝色的太监服硬生生穿出了青衫如竹的感觉。

但程婉蕴也得感谢他,因为他总是拿自己的积蓄资助、帮助很多内务府的小太监,有的是粗使太监,有的原本是粗使太监,如今已经在内务府或者别的宫里得了脸。

太监没有根,更抱团排外,很多受过添银帮扶的小太监都把他当恩人,毕竟很多人当时真就在生死边缘,没有那一顿饭、一件衣服、一点汤药、一块炭火,也许就悄无声息地死去了。

程婉蕴后来知道后,便每年都拿一笔银子给添银当成救助基金,让他拿去帮助那些刚入宫的、被人作践的贫苦小太监。

她不想太打眼,因此都不让添银说出是她的银子,但添银对外都说自己是毓庆宫程侧福晋的奴才,在外人面前各种夸赞她这个主子多么体恤下人、多么仁善,一只蚂蚁都不敢踩死,若不是她心善默许,他也不能做这些事情。

程婉蕴有一回去找王贵人说话,回去路上忽然有个不认得的小太监原本在扫地,见她路过,突然扑通就跪下给她猛磕头,差点没把她吓死。

随后把人搀起来问了才知道这都是添银背地里替她结的善缘,让她一时心里很复杂。

说实在的,她给添银的不过是个安静的容身之所,她也知道添银偷偷在库房里写字、读书,但她都假装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