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感应(第2/4页)

赵玄麒回想起了当初与灵的谈话内容,但对此他并不是很畏惧,他在乎的只有道路是否合乎他的心意,至于其中的危险,他有自信去克服,只不过在彻底成长起来之前,他之前尽可能通过转生之玉与神庭恢复联系的打算被打消了。

“此次南府之行,转生之玉内的生命元炁消耗不小,恐怕即便全部使用,也无法保证我重新凝聚真元,甚至就连是否能够完成换体都未可知。”

随后,赵玄麒查看了转生之玉内的生命元炁剩余情况。

之前为了快速提升自身境界,本身前世生命元炁的消耗就过量,有不少耗损,但因为只是低层次境界,这种耗损相对总量来说并不算太大问题。

但这一次,为了应对强敌,他直接使用生命元炁施展不坏真元,这种消耗的恐怖程度,不是之前的耗损能够比拟。

不过,境界仍在,只要有足够的元炁补充,重修出不坏真元并不是什么难事,只不过消耗的时间会比之前久一些罢了,相比于那庞大的功德点数收获,这种代价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祸兮福所倚,强行冲破身体境界虽然反噬极大,但关隘等于提前被打通,我这具身体只要伤势完全恢复,应该就能够自然而然的突破合意境界,对应此世,便是‘感应’之境。”

赵玄麒的脑海之中回忆起了自身了解到的与这一境界有关的信息。

此世的感应之境,虽然与前世的合意之境对等,但在具体修行方法与特征之上,却有一定的差别。

前世,武者进入合意之境,身意合一,对于身体的掌控与了解到了更深层次,能够细致的操控身体的细节,虽然在这一境界已经能够稍微感受到外界元炁的存在,但因为神将世界的天地元炁稀薄,此境界没有特殊方法很难引动,因此其核心奥义主要在于“内修”,通过不断向内挖掘身体的潜能,不断提升自身体能,最终冲破生死玄关,与天争雄。

而此世,因为天地之间元炁浓烈,而且有前人高手留下的诸如术式、符箓等等各种引动元炁的神奇手段,因此使得这一境界的武人对于天地元炁的感应强于神将世界的武人十倍不止。

所以,此世武人在这一境界,会依据所修功法传承的特性,利用诰词、功法、冥想、符箓、术式等种种手段,开始尝试与天地间冥冥之中的某种元炁进行感应和连接,通过引导这类元炁进入身躯,能够深层次改造身体特性,激发潜能,使得身体更加适应这类元炁的凝聚与操纵。

最终,这种感应到达了极限,便能够以这一丝引导为缺口,轰开天人屏障,与天地交融,后天转化为先天,其核心奥义偏向于“外求”。

这种修行之法,无疑比神将世界的方法更加简单,这也是此世的先天武人数量不少的原因所在,但毫无疑问,通过神将之法突破的武人,其根基要比此世的普通先天高手更加深厚。

很多复杂的术式,只有经过一定程度上元炁改造的感应境界才能够顺利施展,这一境界的符箓手段,对于天地元炁的勾动效应也更强,威力自然也就越大。

“感应”二字,便是由此而来。

“通常来说,感应境界的武人,能够与一种天地元炁产生感应就已经极为不易,某些流派的强大传承,更是需要特殊的环境才能够进行感应境界的修行,感应境界兼修两种以上元炁的武人少之又少,而且即便兼修,也需要注意功法之间的冲突,否则元炁暴动,就容易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不过,如果是百兽拳的话,恐怕就不难做到。”

赵玄麒在心中思忖。

就连无相阵图这种能够刻录术式的法门,都不存在兼修的方法,因此若是刻录其他流派的术式,单独施展之下,其威力终究不如本派高手,但作为以无限道为根基铸造的躯体,这点困难很容易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