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正式入职部委以后, 狄思科就绝了再出录音带的心思。

他现在的经济没那么拮据了,每月有固定工资和房租,实在没必要为了出版录音带, 而成为单位里的异类。

据他所知, 除他以外, 他们单位再没其他干部出过录音带。

他连该找谁报备,该走哪些流程都搞不清楚。

但是, 那家唱片公司跟团委联系时, 态度特别诚恳。

人家说了,他们做过市场调研。

狄思科的那张青歌赛专辑带,在各大书店的销量是最高的。

也就是说,这张磁带的主要受众是知识分子和学生群体。

而他专辑带里有一半的曲目是外语歌曲。

时下的音像出版单位,基本不会引进最新的外国流行音乐。

好多人听的还是五六十年代的外国老歌。

想听新歌, 就只能听内地歌手翻唱的。

但是,翻唱过外语歌的人有不少,能唱得原汁原味的却没几个。

狄思科的外语歌水平经过青歌赛评委和电视观众检验,又是部委的专业英语翻译, 他那张专辑带一经发行, 四海八荒的外语歌爱好者们全都闻风而动了。

然而,这里面只有一半是外语歌, 对于嗷嗷待哺的听众们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

所以唱片公司将电话打到了经贸部,想请狄思科同志录制一张全英文的专辑带。

用以满足英文歌爱好者,英语专业师生,以及自学外语人士的学习需求。

人家把这张录音带拔高到了助益外语学习的高度, 让接到询问电话的团委干部不知如何是好。

电话内容被报给领导以后,领导觉得出版录音带倒是没什么, 但得先问问狄思科本人的意见。

狄思科本人没什么意见,能出新录音带当然好。

可是,他觉得那位唱片公司代表的态度实在是好过头了。

去年这个时候,于童为了给他和老黄出一张合唱专辑,还在到处求人。

今年就有唱片公司主动找上门合作了?

而且还摆事实讲道理,极力游说单位领导。

这也太好了吧?

有了问鼎流行音乐排行榜的经验,狄思科这回多了一个心眼。

下班以后,便骑着摩托车冲去了于童的皮包公司。

他得问问这所谓的全英文歌专辑带,是否又是于经理的手笔。

“是啊。”于童承认得相当干脆。

“……”狄思科被她这理直气壮的口气弄不会了,隔了几秒才问,“你怎么不提前跟我打声招呼啊?”

“要是跟你打了招呼,你就有了心理准备。等领导问到的时候,你还能作出最自然的惊讶表情吗?万一被领导误会你对工作三心二意怎么办?”

为了那份翻译工作,狄二狗恨不得长在办公室里,这个月还在单位通宵加班了两天。

他都这么努力了,要是被领导误会工作态度有问题,那可真是冤死了。

狄思科坐到她新买的老板椅上,原地转了一圈问:“怎么突然又帮我联系唱片公司啊?”

“是他们主动联系的我。”于童被他转得眼晕,按住椅背说,“但你现在有单位了,还是得先征得单位同意,再谈具体合作细节。”

既然有钱赚,狄思科当然不想拒绝。

但是……

“你还得忙方菲的演唱会,有时间管我的新录音带吗?要不等她演唱会结束再说?”

“别拖了,咱们打个时间差,尽快将这张录音带出了。”于童面色复杂道,“翻唱英文歌的红利不会持续太久,你还是珍惜机会吧。”

最近文化市场放开,方菲那样港台歌星的音乐作品已经被中唱引进了。

那么针对外国流行音乐的引进还会远吗?

一旦英文歌原唱的录音带大量出现在市场上,必然会影响翻唱的销量。

所以,若想出一张全英文的录音带,一定要抓住这个时间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