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萧遥如愿将云逸、徐家大公子以及自己二哥派去北边,便过回了在朝堂上不发表自己意见只在适合时机做个应声虫实际上做对自己有力决策的生活,同时暗暗将精力放在赈灾上。

因担心承恩公、建安侯以及萧家大公子办差出了什么岔子,导致灾民雪上加霜以及承恩公府、建安侯府被人攻讦,她表面上什么都没做,暗地里却托姬长夜派人留意着。

如果是以往,姬长夜对萧遥派他做承诺之外的事还会有话说,可是现在面对的是赈灾,姬长夜二话不说,马上答应了,暗中还特地命人加派人手,务必看紧些。

承恩公、建安侯都知道萧遥处境艰难,更知道,这次赈灾一事若处理不好,不仅他们府上有难,还会累及宫中的萧遥,所以恨不得住在城外,时刻盯着所有办差的人。

两人在名面上盯得紧,姬长夜的人在暗中也盯得很牢,所以这次赈灾,除了一些小纠纷,并没有爆出什么贪污盘剥之事。

饥寒交迫的人得知可以以工代赈,干活都十分卖力,因此萧遥想象中的安居营很快盖好了一部分。

随后,承恩公按照萧遥的法子,先将老幼妇孺安排进去,让她们帮忙洗衣做饭供应灾民,让灾民们继续盖房子。

建安侯则安排建安侯府和承恩公府上开纺织铺子的小掌柜与管着灾民的萧大公子商量,合作纺织,让更多女性流民参与工作赚钱糊口。

第二批安居营盖好了,则请落魄举子入住,一些举子和柳枝书肆合作,帮忙抄书,一些举子则充当临时的夫子,教导灾民中的幼儿读书,而且每个人每日,只需要忙上一个时辰则可。

这个举措一出,便赢得了读书人的喝彩,尤其是那些家境贫寒却颇有文采之辈,他们也住得起店,但是手上的财物也只够住店或者租赁房子住了,御寒以及吃饱饭,却是极难的,如今有了这么个去处,做的又是他们力所能及的,且只需要做一个时辰,并不会耽搁他们温书准备春闱,说是天上掉下馅饼也不为过。

好消息并不止于此,负责举子们住宿工作的萧大公子还告诉所有举子,举子们抄录的所有书籍,将会放在新成立的藏书阁里供所有举子阅读,只是不能出借。

钱尚书、方丞相和王尚书知道承恩公和建安侯搞了这么一出,有些生气,但是更多的是看笑话的心思。

给举子提供住宿,提供书籍借阅,这分明就是故意卖好于即将参加春闱的举子。

可惜,承恩公和建安侯府都不是读书人,他们并不知道,能参加春闱的举子,基本上都博览群书,不会将区区几个举子抄写的书放在眼里,即使那些贫寒举子亦然。

所以这个举措,尽管用了心思,却将心思用错了地方,注定不会起作用。

钱尚书跟自己的老友聊起来,语气十分感慨:

“不是读书人出身,终究不懂读书人的事,所以这人啊,还是得多读书,还得让后代读书。这次太后极力为承恩公府和建安侯府争取了机会,可惜,他们不争气。不过,也怪不到他们身上,他们由来便不是读书的人家。”

方丞相除了感慨和看笑话,也在猜测承恩公府和建安侯府到底请了谁做智囊,竟出这么一个昏招。

虽然瞧不上承恩公和建安侯的手段,但在朝会中,这些大臣并无做任何讽刺之举,不过却开始进一步忽略萧遥——这个妙龄太后的娘家并不可靠,所以,面子情到了便是,不用太在意。

正当京中权臣们决定可以忽视承恩公和建安侯之际,安居营传来新消息——安居营中拥有最齐全的书籍,囊括经史子集,只要叫得出名字的书籍,那里都收录有。

同时负责此事的萧大公子还表示,任何举子都可以进安居营借阅书籍,但不管借阅哪一本,都得将这本书抄两遍留在安居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