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2章 中秋拜月(第2/2页)

前半个时辰都是舞蹈,之后便是一些著名的文人上台,或当众以大笔作画,或弹奏瑶琴,为文会助兴。

一个时辰后,董文丛走向文台,开始进行文会中最常见的环节,现场作诗,竞争文会魁首。

许多年轻读书人卯足了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由于参与文会的人太多,于是董文丛决定各国出五人,而且必须是二十岁以下且进士文位之下的年轻人,一起登上高台,通过抓阄决定要写作的类型、韵脚或主题。

有人起哄让方运参与,但方运笑而不语。

不多时,各国加孔城各选出五人,一共有五十五个年轻人走上高台。

在董文丛宣布规矩的时候,距离方运数丈外的庆君道:“方虚圣,我很看好我们庆国的小诗君葛裕,他极可能是此次文会的前三。不如你也挑一个景国的年轻人,与葛裕一较高下,你我各出彩头,两人中胜者独得,如何?”

方运笑道:“我可不上当。去年我虽没在圣元大陆,但也知道这个小秀才一鸣惊人,小小年纪就达到书法二境,一举夺得少年秀才楷书组的书法冠军。对了,我还记得他用的正是柳体。”

庆君最得意去年四友文会的事情,听方运提起,大笑道:“不错,就是这个小书生。而且排在他后面的那人,是你们景国少年。”

方运轻轻点头,自从柳体与颜体出现后,景国读书人便精研这两种字体,结果冠军被同样写柳体的庆国人夺取,所以在景国引发了热议,许多人愤愤不平,发誓下一次四友文会一定要胜过庆国。

庆君微笑道:“那场少年秀才楷书文比,我也在场,说来也怪,其他各国少年书写的时候,我们庆国观众都静静看,唯独你们景国少年书写的时候,那些庆国百姓会发出嘘声。你说,这是为何?”

庆君虽然没有舌绽春雷,但由于两人相距较远,庆君的声音很大,不仅甲席的人能听到,连乙席的那些大学士也能听到。

在庆君说完话后,就见甲席乙席的所有人已经不去看高台,而是齐齐望着方运或庆君。

许多人意识到,庆君终于忍不住,开始发难。

现在是正式的中秋文会,而不是之前的洞庭宴,方运没有说“只谈风月”,没有立下规矩。

更何况,所有人都认定,张龙象随时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