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似曾相识的策论题(第2/3页)

长处尽量长,但短板不能太短。

方运再次陷入思索,自己的经义可以说是已经达到了巅峰,只能是经义思想统一策论和诗词,不能改经义。

方运看了一眼自己的经义,破题的第一句就是“天命在人”,突然一笑,因为这个破题和策论第一题有着高度的统一。

天命在人,那不仅可以让自己居住的地方安居乐业,也应该使侵害自己的敌人得到惩罚!

方运无声一笑,提笔要写,但随后愣住了。

“造化弄人啊。”方运轻叹。

荀子的四大圣道中,其一就是“天人相分”。这天人相分不能从字面上来理解天和人隔离,而是说,天虽然生成了人,但不能完全决定人族的社会,但“君子理天地”,是说人族到了一定时候可以主宰天地。

方运说“天命在人”,是符合荀子思想中的“天生万物,人为最贵”的理念。

而利用生态平衡灭蛮,就是人族在掌控天地,就是在“君子理天地”,与荀子的思想极为相似。

但是,荀子的“天人相分”和孟子的“天命论”又有所不同。

孟子的理念是,人要顺应天道敬畏天道,最好要在思想和道德上与天道相合,也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定胜天和天人合一有共同点,但也有分歧,那就是人是否能“超越”天。

孟子认为人最高的境界也不过是和天一样,但荀子却又认为人能控制天,只不过没有说出“人定胜天”四个字而已。

想到这里,方运无奈地摇头,圣道实在太复杂了,光荀子一个人就能让人精神分裂,赞同荀子的分工论,但很难赞同贵贱论,可又赞同天人相分和人定胜天。

这篇策论若是写下去,必然会和性本善或性本恶一样引发相关世家争论。

方运以前支持孟子的思想,但现在又不得不支持荀子的思想。

方运思索片刻,决定还是用更稳妥的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自己现在与荀家交恶,若是自己肯定荀子的思想,荀家的有志之士愿意化解,但其他荀家人不可能忘记他文压荀家的事情,所以没有必要去做无意义的迎合。

而孟家人帮了自己,那么自己不需要吹捧孟子,但要尽量做到不能倒打一耙。

方运闭上眼,继续思考,完善整篇策论,计策和写策论有不小的差距。

一直到夜晚,方运终于确定这篇策论怎么写,并保证与经义的天命统一,甚至也想到如何更改之前的《忆乡》。

之前的《忆乡》主要在怀念家乡,充满留恋之情,但与天命统一后,可以利用记忆里的自然变迁来体现天命的不可扭转,反而更加让人觉得过去珍贵,怀念之意更加浓烈,可谓误打误撞,让此诗的水平更高一筹。

于是,方运先重新改写《忆乡》。

写完《忆乡》,方运提笔就要写策论,但却没有立刻下笔,反而在另一片空白的纸上认认真真书写。

“此文恐引发异动,为防妖蛮众圣窥视,望三位圣人考官相助,方运感激不尽。”

方运写完轻叹一声,自己这样写是诚心诚意,因为接下来要写的策论对整个圣元大陆的格局都有巨大的影响,至少也是镇国文章。但还没写出来就请众圣帮忙,必然会被误认为狂妄。

为了避免妖蛮众圣发现,方运别无选择,只能提前提醒。

倒峰山,圣院,众圣殿。

三位考官坐在大殿深处,每个人的眼中都有无数光华变幻,最终定格在方运那页白纸上。

左侧的老人的神色有细微的变化,似是不悦,但在刹那间恢复正常,之前的变化像是幻觉。

右侧的老人拂须而笑,道:“勇气可嘉。”

中间的蜀国半圣米奉典微微一笑,并不说话。

江州文院中,方运向天空一拱手,然后提起笔,缓缓书写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