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美味(第3/4页)

“黑市吧?不过,其它路子也有可能。方家锐哥儿不是和那个江姓衙役关系不错吗?还有:老方也有些朋友,我看锐哥儿昨下午拎着东西出去了,多半是捡起那些关系……”

“是啊,入品武者就是不一样,人家路子广着哩!”

……

“咱家上次吃肉,还是在前两年的过年吧?那滋味,都回忆不起来了哟!”

“谁说不是哪?这人和人,没法子比、没法子比啊!”

“行了,这些酸话,在家说也就算了,出去可兴不得……我瞧着那方家锐哥儿,是个记仇的……”

“人家也记恩,不然,哪会大方地送肉?”

……

“这方家锐哥儿,可真是大方,那可是肉啊,说送就送!”

菜根嫂从窗口向外偷瞄着,絮絮叨叨道:“三娘子家也就罢了,毕竟和方家一向关系好,可枣槐家竟然也有……”

咕咚!

二蛋站在旁边,眼巴巴地向外张望着,下意识吞咽口水。

看到自家儿子这副可怜样子,菜根嫂脸上满是自责,悔恨如同毒蛇一般噬咬着她的心:“若是……若是当初,不图一时痛快,帮上方家说上一句……枣槐家现在的待遇,就是咱家的了……”

人往往对飘在天上、摸不着的事物,没太大感觉,却对:曾经近在咫尺,从手边溜走的机会,无比遗憾。

孰不知,性格决定命运——菜根嫂的嘴快、小性自私;枣槐叔的沉稳、讲良心,不同的性格,在冥冥中,早就注定好了一切。

“行了。”

福泉叔放下一个编好的藤筐,瓮声道:“眼馋别人家有什么用?咱过好自家的日子就行了。昨晚我拿回来的麦糠,还有柳叶,混杂着一起煮着吃吧!”

“唉!”

一声长长的叹息中,菜根嫂转身去了。

……

其实,后悔的又何止是菜根嫂,当初的其它两家,受过方家接济却又偏帮宋大山的人家,亦是悔青了肠子。

……

方家的这一顿肉,让柳树胡同的邻居门,或是惊叹眼红、或是羡慕嫉妒、或是悔恨难当……不一而足。

人间百态。

……

方锐从枣槐叔家返回,果然,方薛氏、方灵等着他,都没动筷子。

方薛氏还好,在这个闲晌儿,还闲不住地缝制着衣服。

方灵就……

这小丫头闻着满屋子的香味,屁股坐不住,扭来扭去,如同椅子上长了钉子一般,可一双大眼睛,始终发直地盯着桌子中央的鸡肉炖蘑菇。

有趣极了。

方锐好笑地摇了摇头,洗手坐下:“娘、灵儿,吃饭吧!”

他没再说‘下次两人先吃、不用等他’的话,因为知道没用,即使说了,她们下次还是会这样。

“哇哦!”

方灵欢呼一声,却依旧不敢动筷子,看了看方薛氏,又看了看,想吃肉、却不太敢夹。

“瞧我做什么?吃吧!吃吧!”方薛氏没好气地哼了声。

昨个儿方锐说的话,她听进去了,也不太抠抠索索、太过节省了。

“是啊,灵儿,我答应过你的,让你今个儿吃个过瘾,就吃呗!娘,您也吃!”

方锐给方薛氏夹菜。

“哎,慢点、慢点!”

方薛氏倒是没拒绝,反而还主动将碗迎了过去,生怕油水滴下来浪费一滴。

“肉吃干净,骨头也要留着,聚拢一起,煮着炖着,都是油水哩!”她絮絮叨叨说道。

方薛氏尝试改变,让儿女在吃的方面,不用太吝啬、太节省,但对食物的珍惜,却是一点都没变。

这是铭刻在这个时代人们骨子里的基因,改不了的。

方锐也没苦着自己,同样夹了一块鸡翅,吮吸汤汁,嚼着翅尖肉,感受美食的滋味在味蕾上炸开。

小小屋子内,盛放小鸡炖蘑菇的陶碗热气腾腾,烟火气息笼罩了三人,桌前,正午的阳光穿透过麻布帘子打下碎金子般的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