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八章 家乡的变化挺大(第3/4页)

我们荣威县的经济发展水平挺高,大家天天忙着上班赚钱、经营各自的小日子都过不过来呢,所以本地没有那种人。”

另一位妇女开口道,“要说临近的有些县市,倒是有过来捞那些偏门的人。但只要被我们荣威县这边抓到了,这些人,最少也得去修半个月的路,也好让他们做点社会贡献。”

罗旋一愣,“为什么是去修路,而不是罚款呢?”

“罚款有什么用?谁有钱了还做这些?”

先前那位中年妇女,如今她似乎对眼前这个长得人模人样的年轻人,还挺失望的。

只听她冷冷的回道,“本来就没钱,再罚她们的款……最终她们还不得通过歪门邪道,去挣回来?你没看见马路对面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吗?”

“哦,原来如此。”

罗旋赶紧赔罪,“看来是我的思想太过肮脏、还需要净化灵魂呐。谢谢几位大姐的提醒,我这就去对接单位办事,等到办完了事情,我也得赶紧回去了。”

匆匆逃离了汽车站。

罗旋一路上不由心生感叹:看来荣威县治理的确实是井井有条、而且还非常的人性化啊。

荣威县城,距离红星公社只有26里地。

而且公路也经过了几次翻修,交通状况已经比以前好了很多。

现在是中午2点钟左右,时间还早,再加上今天的太阳也不毒,天气有点阴阴的。

所以罗旋准备干脆走一路走回去,沿途还能看看生产队的变化。

等到出了县城,公路两边的稻田里秧苗正绿,还有不少生产队的社员正供着腰,在稻田里忙着薅水草。

路边有一家供销社的代销店,罗旋进去买了2包“红梅牌”香烟,外加一盒火柴放在包里。

在这个时期,物价好多年都不会怎么变动。

这种“红梅牌”香烟,自己离开巴蜀之时卖的是3毛6分钱一包。

火零卖3分一盒,如果是整包买的话,那就是2毛8,里面是10盒火柴。

自己并不抽烟,但是身上揣上2包烟,会有很会很有用处的。

等会要想和生产队的社员们搭上话,一支香烟递过去,基本上就能打开话匣子了。

顺着公路往前走了个4,5里地。

在公路右侧,出现了一条比较宽阔点的机耕道。罗旋顺势一拐,然后就来到一片黄麻地边上。

自己之所以不选择一出县城,就去找那些社员聊天。

那是因为临近县城的生产队,他们的经济条件一般来说,都要好一些。

毕竟离县城近。

社员们在房前屋后种了点瓜果蔬菜、捞一点鱼虾什么的,拿到县城里面去变现,也方便很多。

所以一般临近城关的生产队,经济条件多半都会好一些。

等到罗旋来到黄麻地,一群生产队的男男女女,真用锄头在地里锄草。

“老乡,歇会儿?”

罗旋笑着招招手,“来,抽上支烟解解乏。”

生产队里,能被队长搁在和一帮子妇女干活的汉子,多半都不是什么壮劳力。

但一天活下来,这些男人跟那些婆娘一样,只能挣8个工分。

几位汉子放下锄头,一边用草帽扇着风,一边走了过来。

等到他们接过罗旋手上递过去的烟,个个低头一看,随后抬头笑了,“哟,这么好的烟,今天又抽同志你的发财烟了啊。”

“哪有什么发财烟、不发财的?烟酒不分家嘛。”

罗旋一屁股在田埂坐下来,“老乡们,我想问一下,你们生产队现在能吃得饱吗?”

那些汉子纷纷用草帽垫着,屁股,也坐了下来,“现在都什么年月了,有啥吃不饱的?

白米干饭,除了过年,平时那是不敢敞开了吃。红薯米饭,玉米碴米饭,倒还是能塞饱肚皮。”

“菜籽油呢,现在的定量标准是多少?还有猪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