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八章 去塞北下乡(第3/4页)

等到了办公室外面。莫山炮朝着满脸焦急的,张晓丽的姐姐,姐夫们。

压低声音交代:“那里面,我已经打好了预防针。一会儿等罗旋来了,由他来做出深刻的检讨。

你们尽量不要掺和,免得坏事。”

“谢谢,谢谢!”

张晓丽的姐姐、姐夫们喜不自禁,赶紧朝着莫山炮连声道谢……

临近11:30,罗旋才姗姗来迟。

现在距离办公室的、工作人员下班,还有半个小时。

这个时间节点,

是卡的刚刚好:如果时间再长一些,自己做出的检讨篇幅,也会跟着延长。

而且还必须反省得很深刻,才能过关。

而时间如果再短的话,人家就来不及处理自己这些事情,那样的话……就会顺延到下午再说。

细节,往往能够决定成败……

等到罗旋走入知青办,

那里面的工作人员,仔细查看了资料之后,不禁都替罗旋和张晓丽惋惜不已。

莫山炮的同学叹息:“你们在勐肋公社,干的非常的好啊!

不仅带头大力发展橡胶种植,而且还带领那里的乡亲们,改造梯田,改良他们河道里的水稻田。”

那位同志扼腕叹息,“寮挝县,还给你们发了‘橡胶种植标兵’、‘农业建设突击手’的荣誉奖状……

你们在那边干的好好的,为啥要跑回来了呢?”

张晓丽也跟着叹气,“唉,那边语言不通,气候不同。时间长了,我太想家了……”

“现在想起来,确实是我错了,我现在已经深刻意识到了,我身上存在的问题。”

张晓丽很是坚决的保证:“我一定会‘狠批私字一闪念’……请领导监督我!”

罗旋也得做检讨:“我之所以私自跑回来,是因为我太想念家乡的一草一木,想听见乡音,想念家乡的亲人……

领导,我们错了!我们不应该这么自私。以后,我一定会转变思想、立足边疆……请领导监督!”

最终,

这一次罗旋和张晓丽二人,私自回城的事情。

终于涉险过关:罗旋被处以学校内部严厉警告。

张晓丽则被记过一次。

二人必须在10天内,赶到新的插队地点:三秦省驼城脂米县,十里铺生产队。

本来对于张晓丽的处罚决定,还会更重一些的。

最终还是罗旋自愿用,以前自己获得的所有荣誉称号,全部归零。

来换取对张晓丽的处罚,变得更轻一些……

知青办让罗旋和张晓丽,先行出发。

而随后知青办,会将罗旋和张晓丽的户口,从勐肋公社转到塞北绥米县、十里铺生产队去。

但是知青办,给罗旋和张晓丽寄户口本、还有其他的一些证明材料。

这个费用,需要罗旋和张晓丽自掏腰包。

知青半和勐肋公社之间的公文来往,那是属于公对公。

所以这一笔费用,不需要罗旋和张晓丽承担。

但从江内市知青办,寄往绥米县罗旋插队所在地。这个邮政包裹的费用……得罗旋和张晓丽负责。

罗旋掏钱,问得多少钱合适?

知青办的老领导回道,“你先放上5块钱吧!这个邮费肯定是有长余的。

到时候剩下来的钱,我会给你夹在包裹中寄过去。”

罗旋交完钱。

那位领导语重心长的、嘱咐罗旋和张晓丽,“到了那边,你们一定要好好干。绥米县是老区,那边的条件现在还比较艰苦。

但是正因为条件比较艰苦,才需要你们这些知识青年,去建设它、让它变得更加的美好。”

老领导拍拍罗旋的肩,“加油吧!罗旋同学、张晓丽同学!

拿出当初你们在寮挝县,那股不怕艰苦、不怕困难的干劲来。

为老区的建设事业,贡献出你们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