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这是一个干饭人(第2/4页)

“呀,你说,这罗旋究竟是上哪,去搞到的这种良种红薯?”

现在的红薯苗已经插杆。

但正兴大队6生产队的红薯苗,明显要比别的生产队的红薯,长势要好很多倍。

公社主任,甚至亲自带队前来考察过。

当时。

别的生产队的红薯秧,才长到半尺来长、才刚刚开始串根。

而正兴6生产队的红薯秧,却已经长到了足足有2尺多长。

公社主任拔起一颗红薯来,仔细观察,却赫然发现6生产队里的红薯,竟然已经长出来了手指头粗的块状茎块儿。

这下子,

这种良种红薯的秧苗,一下子就成了抢手货!

整个红星公社其他的大队,都争先恐后的、想来分上一点回去插秆。

如今的粮食……

假如有哪一位能人,他如果能够开发出一个新型的种植方法、或者是培育出来一款优质种苗的话。

那真是会得到上面火速提拔的!

当时,

公社的干部们,也曾仔细询问过廖大队长:这些红薯种子,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能够追根溯源。

公社就会想办法,去找到当初出售这个红薯种子的人。然后打算尽量从他手中,再多买一些出来。

可当时,廖大队长真个就是一问三不知。

只说这是老支书,有一次出去找一个老中医看病的时候,好像顺道买了几百斤红薯回来。

等到公社干部们,又去找老支书打听此事的时候。

没成想,

老支书却顽疾复发,被家人们连夜送到市里面去了。

等到公社托县里面出面,一级一级的、打问到市里面去的时候。

可万万没想到啊!

老支书他怎么都不愿意,继续住在医院里面输液、打针了。

他竟然在一天晚上,私自脱离家人们的看陪护……跑了!

老支书当时只留下一张纸条,说是他要去某个山里面,找一位老中医,给自己调理身体。

从此,

就没了老支书的音讯。

这就造成了公社对红薯种子的溯源工作,只能就此作罢。

彭志坤疑惑的问:“这个红薯生长周期短、生命力强,而且含糖量还高。

真是不可多得的好品种啊!

咱种了一辈子的地,就只遇到这么一回,这么优质的红薯品种。哎,你说这罗旋到底是上哪去,搞到的这种品种的红薯?”

这一批红薯,虽然说现在还没有长大。

可哪怕是在幼苗期,那一点点刚刚结出来的红薯块茎,其中的含糖量,已经远远超过了普通红薯的含糖量了。

县里面正在为此紧急研究:要不要把此事申报给市里,让市里面派出糖厂的同志们,前来研究一下?

看看榨糖厂的同志们,能不能把这一批产自正兴大地产的红薯,作为熬糖专用的红薯?

如果可以的话,

这样一来,就能给整个红星公社、甚至是整个荣威县,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为在这个时期,白糖算是战略物质。

而江内市,本来就是一个盛产白糖的地方。

一旦红星公社产的红薯,被列为榨糖专用的红薯的话。

不仅江内市,甚至是整个巴蜀省,都会拨出一批专用的粮食,用来换取这种红薯。

就冲着这一批专用粮食,也值得县里面的领导们,好生去争取一下了。

那得拯救多少人的……啊!

听到彭志坤这样问,张大叔停下脚步。

满脸严肃地扭头看着彭志坤,开口道:“这件事情,罗旋曾经和我说过。别问!要问的话,以后就没有好种子了。”

彭志坤一巴掌拍在张大叔的肩膀上:“行啦行啦,你也别这么严肃,都快把我给吓着了。

罗旋的事情,后来我就从来没问过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