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锦绣良缘1(第2/3页)

“你家公子的肠胃委屈了半月,就想哄哄它们,这也不行?”

他想了想,折中道:“这样,你买了包子找书局,我先去酒楼探探路,等你来赎我。”

这办法不错,流光同意了,然而出乎意料,王晏之很快便发现,自己的难题不是没有银子结账,而是他连门都进不去。

酒楼护卫看见他,纷纷围了过来,“新店开张,里面都是才子名人,可不是你能惊扰的地方。”

说着,那人塞给王晏之一包油纸:“主家心善,每个乞讨之人都能得一包馒头,拿着走远些吃吧。”

王晏之看着自己怀里的馒头,眼中惊愕万分。

他,王晏之,王氏嫡出公子,在家中奴仆环绕,行走在外亦是人群中心,妄想攀附者不计其数。

而此刻,却被人当成乞丐打发了?

还只是几个馒头?

流光那小子方才要给他买还是包子呢!

可偏生他还不能指责,只因他此刻形容狼狈,衣衫褴褛,看着竟比扬州乞丐还不如,方才他见了,扬州城街边的乞丐还多是打补丁的,他比乞丐还不如。

远处牵着马的流光见状偷笑,愉快地牵着马走了。

偏偏这马也闻到了草料香,不想走,流光使劲拉它,嘴上念叨:“蠢马,现在不走,你就等着公子将你抵给酒楼吧!”

果不其然,他们的身影刚刚消失在拐角,王晏之刚好转头,没看见马,眼中溢出失望。

都已经闻到佛跳墙的香味了,王晏之这步子实在迈不开,馒头也啃得没滋没味。

眼见自己就要被驱逐,他眼尖地看见酒楼门口贴着的告示。

上面写着新店开业,为迎接新客,也为见识扬州才子,开业前三天菜品一律八折,且酒楼设有题目,若能答对者,可获得相应奖品。

参与者得笔墨,答对一道至七道题者,得相应银两,答对八道题者,酒楼一餐免单,答对九道,百年女儿红一壶,十道题全部答对,前朝名家大儒孤本一本。

别的书生皆对孤本心驰神往,积极参与,开业三日,酒楼日日爆满。

唯有王晏之,目光毫不掩饰地落在答对八题的奖品上。

免单。

再抬头时,方才的随意已经尽数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兴致勃勃,眼中冒光。

“我要进去。”他对护卫说。

护卫笑,“你有银子吗?”

王晏之下意识要摇扇子,手上一空,才想起自己路上什么都丢了,自然包括那把自画山水的扇子。

“没有,不过招牌上写,凡来酒楼者,皆可参与答题,并未限制参与之人。”

护卫们笑成一团,上下打量了一下王晏之,“你?”

“小子莫要玩笑,我们东家虽心善,却也不是软弱可欺,你若是惊扰了酒楼开业,只怕随意不能离开。”

不离开岂非更好?他可惦记着那佛跳墙!

“左右你招牌上也未写不许衣衫不整者参与,那我进去有何不可?你们想,若是我这般人却得了奖励,消息传出去,酒楼名声岂非更响?”

众人:“……”

如你这般之人都能答对题目,那这酒楼扬的究竟是名声,还是笑话?

“哈哈哈,这位小哥有志气,左右我等也以困在第八题许久,若是有人答对,也让我等长长见识!”楼上有书生摇扇轻笑。

虽是让王晏之进来,却是满口笑言,显然并未将王晏之放在眼中,不过是笑他一个乞丐,也敢不自量力。

当今正值国运昌盛时,百姓安居乐业,家有余粮便可送子女读书写字。

书生越多,不得志的书生更多,他们见王晏之识字,也直以为他是其中一员,并不稀奇。

得益于他人想看笑话的想法,王晏之成功得入酒楼。

方才最先开口那人表示,“小哥既有志气,想来也不屑占便宜,十道题,我等已经解至第七道,你也当一一解过,我等才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