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天牢司狱(第2/4页)

温同知会意道:“督公的意思是,联手陆维除掉纪岳?”

“暂且等等。”

周易说道:“若那陆维是聪明人,自会私下里来寻咱家,否则也是个蠢货,不值得联手。”

宁可单打独斗,也不能与蠢人为伍。

周易深知蠢货的危害,当年二皇子犯蠢,失去唾手可得的皇位,毁了多少支持者的前途。

温同知提醒道:“陆维定然会来,只是推他上位后,定然会翻脸不认人,他可比纪岳难缠多了。”

“咱家还怕他不翻脸呢!镇抚司让纪岳那蠢货执掌,用不了几年东厂就一家独大,落在陛下眼中,可不是好事。”

周易吹了吹茶水热气,不急不缓的品了一小口,只觉得香气扑鼻。

“今儿这茶不错,哪家送来的?”

干儿小荣子接受了小曲子的事务,负责记录御用司贡品商贾,连忙上前回答道。

“海西府胡家送来的茶叶,据说用了新法炒制,宫里边还没有呢。”

“这等好茶,可得让陛下尝尝。”

周易吩咐道:“告诉胡家,来年贡茶翻番,至于多与来的份额……挑几家茶商抄了!”

“遵命。”

小荣子躬身领命,胡家私下里供奉了五千两银子,也就够在督公面前提一句。

同时开始琢磨,哪几家茶商送的银子少,列入抄家名单。

自从周易屠了云台书院,且安然无恙,还顺手扳倒了崔尚书等人,整个大庆惹不起的人已经没几家。

纵使亲王府国公府,听到东厂督公的名号,也会面色发紧。

所以,监察司抄家不必看靠山!

……

东厂督公大闹镇抚司,纪指挥使跪地求饶。

消息传出,立刻成了国朝热搜第二。

第一自然是陛下清量田,这是涉及亿万百姓的大事,莫说打了纪岳的脸,当真杀了也超不过。

议论此事的不止官员,百姓茶余饭后也品头论足。

东厂和西厂究竟谁更厉害,原本没有定论,如今大多数人认为阉党更胜一筹。

毕竟是皇帝家奴,论关系比有根的人近多了!

纪岳听闻此事,自是大发雷霆,命令镇抚司上下调查监察司。

什么行贿受贿,什么冤假错案,写成秘奏上报陛下!

镇抚司传承三百余年,密探遍及全国各地,或许街边车夫,或许酒楼伙计,甚至邻居老大爷,都有可能是探子。

无孔不入的探子,监察司当然防不住。

一封又一封的秘奏送去养心殿,尽数查有实据,周易在殿外跪了三天三夜,方才得了正统帝宽恕。

回到监察司。

周易按照奏疏所写,将所有涉案内侍、番子,全部关入地牢审讯。

其中有六个干儿子收授银两,数额巨大,也是一视同仁的从重发落,丝毫不念父子之情。

“莫怪咱家心狠。”

周易与新收的干儿子说道:“这世上没人不贪,咱家也不禁贪,然而要做得干净,莫要让人抓住把柄!”

补齐了的十八干儿,纷纷躬身受教。

“干爹说得对!”

短短三个月时间,东厂督公死了六个干儿子。

幕后黑手纪岳面露得意,命人将消息传出去,狠狠的将面子寻了回来!

果然。

民间议论此事,又说西厂底蕴深厚,远非东厂能比。

朝中官吏见此情形,倒也不似百姓那般短视,坐等东厂督公再出手。

大多数官吏认为,凭运气上位的纪岳,斗不过从底层一路厮杀爬上来的易公公。

正统三年,六月中旬。

烈日炎炎。

养心殿中放了许多冰块,宫女摇动宫扇,冷气在殿中循环,凉爽堪比秋日。

正统帝翻看奏折,一连几封都是关于量田案。

清查田亩仍然在进行,各地官吏、豪族为了隐瞒田产,与官吏相互勾结,瞒报谎报真实田亩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