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2/5页)

薛玉霄带上亲卫,与她闲聊几句,话语引导,将司马慧的紧张忐忑缓慢安抚下去,旋即随众人进入议事堂。

众人迎其为客,又是陪都奉命所来,故只坐在司马慧的下首。仆役奉茶上来,是一盏大叶冬青,又名苦丁。此茶药性苦寒,并不适合拿来招待客人。

豫州常出名茶,并非风物所穷之地。

薛玉霄扫了一眼,并不言语。她知道这是一种无名的示威。不过像这种繁琐小节,她其实一点儿都不介意,便平静地伸手接过,啜了一口。

李清愁掩藏身份,如侍从般立在她手边,用手心抵住她的背,似乎是说“如若不满,现在就可以挑明翻脸。”

薛玉霄没有发作,仍旧和颜悦色道:“不必多言,各位也知道我是为检籍而来。豫州乃中原之地,当时收留了不少北来侨民,白籍人口可有名册?”

司马慧看着姨母的眼色,道:“有。有的……让我老师跟你说吧!”

薛玉霄的目光移动到她身旁的司马熹上,淡淡地喝了一口苦丁茶。茶水上方的绿叶浮动不定,苦味在舌尖上弥漫。

她沉默对视的这半晌,其他人都不敢插言开口,连司马熹都感受到一股无名的压力——这情况跟她想得完全不一样啊!流程明明是先以部曲之众震慑住她,再用苦涩茶水示威,告诫她便是强龙也不能压下地头蛇,要给地方大族颜面。

然而薛玉霄只是喝着茶,没有说下去,她的手指轻轻点在桌案上,后方的精兵便缓缓地、将手指按在了剑鞘上。

难道谢馥不是想土断?而是终究对司马氏放不下心来,想把她们当土匪一样剿了?

薛玉霄看起来考虑了一会儿,欣然道:“好啊。”

司马熹长出了一口气,打起精神吩咐道:“来人,去把名册呈上来。”

薛玉霄支颔等待,在这个沉寂的空档中,有不少人都在暗中打量着她,有些人是探究好奇、有些人是为她的容貌气度惊异,还有不乏恶意敌视的、认为她是想要从司马氏咬下一块肉的饿狼。

其中,最不加以掩饰的目光,就来源于河南王司马慧。她年纪还小,童心未泯,看着看着便稍微凑过去,半带畏惧、又半是好奇地道:“薛都尉,你面容这么和善,怎么会忍心让河内北人受苦,她们已经过得很辛苦了!”

薛玉霄微笑道:“受苦?难道郡王治下的河内郡,就都让百姓不吃苦了吗?”

“那倒没有。”司马慧痛快承认,但马上又补充,“可是我让她们活得下去呀。侨州上的徭役苦力肯定很可怕……”

“迁居的侨民免除徭役。”薛玉霄道,“这是圣旨与文书所写,早已从京兆凤阁下达各个州郡,怎么?你家长辈没同你讲?”

司马慧面露惊讶,眼珠子下意识地转过去看姨母。

司马熹正待开口解释,薛玉霄便笑眯眯地望她一眼,催促道:“名册在何处?”

她预备的解释言语在喉中一梗,转头又督促几句,这名册才“不情不愿”地呈了上来。薛玉霄伸手接过,从头开始翻阅,前几日她路过时收了粮食、进行交易的几个田庄果然不在其上,这名册写清了籍贯、来历,不过几十口罢了,与真正的隐户数目相比,连十分之一都不足。

薛玉霄翻完薄薄的名册,按着纸张叹了口气,道:“没有了?”

“没有了。”司马熹答。

“只有这么些人?”薛玉霄偏过头看她,指腹摩挲着上面崭新的墨痕,“我敬重各位族老,各位也要对我说实话。”

她的语气轻飘飘的,并无多大威胁恐吓的分量。司马熹想到这些人早就去了别处避难,就是她把河内郡翻个底朝天也绝无证据,于是面色镇定如常,一口咬定:“是。”

薛玉霄肯定不会信。放在任何一个大族身上,钦差都不会轻信。不过既无证据,人去楼空,又要如何对证呢?不过也就是像往年一样不了了之。司马熹等人对此深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