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崩溃(第2/3页)

“我们的放贷模式,也需要做出一定的改变。”终于八城提到了银行的根基业务。

“详细说说”白川枫示意他,畅所欲言。

“首先是全新的风控标准必须建立起来,并对现有贷款方进行重新评估。

当贷款不符合新标准时,客户有三个选择。

一、偿还贷款。

二、支付更高利率。

三、提供更好的抵押物。

如果拒绝,将撤销贷款或将其交还给政府。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把枪口对准虚弱客户的脑袋。”

啧,这一招够狠!

不过白川枫喜欢~

“尽快拟出新的风控标准,然后按照这套模式推行。”

白川枫首先要处理的就是那1.6万亿不良资产,那些地产商与其让他们苟延残喘的活着,还不如破产的好。

破产了他们名下的不动产,就都归白川长信银行所有了。

甚至白川长信银行现在名下就有很多的不动产,单单商业大厦就有十六座之多。

虎之门大厦、芝公园大厦,都属于它。还有诺干的公寓、地皮,这些也算是资产的一种。

白川枫初步的打算,是把它们委托给白川不动产管理。

该出租的出租,该卖的卖,实在不行就自己建公寓留着出租。

未来东京人口还会增多,根本不愁租房的人。

初步预计这些不动产带来的房租收益,绝对比贷款的利息高。

既然如此,那它们就不能算是不良资产,而是变废为宝。

长银和北都银行的合并,算是在业务上完成了互补。

一个擅长企业贷款,一个擅长消费者。

二者的结合,预计在两年后迈上正轨,三年后实现盈利。

在前面这几年亏损应该是不可避免的事,毕竟霓虹现在的整体金融环境正处于寒潮来临之际。

在长银被合并,白川长信银行新成立不到半年后,霓虹又有银行消失了。

这次是真的破产,而不是被合并。

首先是兵库银行、阪和银行、德阳城市银行,这些地方性的小银行。

它们因为体量有限,抗风险能力也比大银行差了不少。

所以最先倒下的就是它们,紧接着证券公司也开始破产。

这些小银行以及债券公司的接连倒闭,仿佛导火索一般,让霓虹的金融业局势快速崩塌。

尤其是94年,东京协和协和信用合作社和安全信用合作社。

由于它们向EIE集团提供了超额贷款后,面临着无法收回的局面,从而陷入了破产危机。

对于这两家信用合作社问题的处理,时任日银总裁三重野康曾发表宣言。

“救助所有濒临破产的金融机构,并不是中央银行的工作。”

于是,这两家信用合作社进行了破产处理。

而利用自己的职权,擅自挪用两家信用合作社资金的高桥治则,也被警视厅逮捕并送去了踩缝纫机。

随着这些中小型金融机构的破产倒闭,金融寒冬正式来临。

为了应对破产越来越多的中小型银行,大藏省干脆成了一家以保护存款人为目的的“清算银行”。

期间其实大藏省银行局,也私下里试探过若干个大银行。

问他们如果要设立处理问题银行的接收银行,是否愿意出资。

但是大型银行都表现的很冷漠,自己都一堆的问题,哪有功夫去资助这些小银行?

甚至白川银行这里也被大藏省问了,但长银还没消化,白川枫哪有精力去折腾其他。

再说了这些小银行,八城他们都评估过了,没有值得出手的地方。

这一波小银行的倒闭潮,白川长信银行内部评估之后,很可能会持续两年之久。

等两年之后还有第二波,那时候可能就是那些大银行该倒霉了。

见到情势不妙,国会继上一次拨付12万亿的专款救济金后,不得已准备再次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