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二章 消化(第2/3页)

后者是双方合并的产物,无论是规模,还是资产健康情况,都比原本的长银要高出太多。

因此坐在上首的白川枫扫视了一眼,大家面上的表情都很满足。

显然对于这样的安排,各自私下里都满意的紧。

“好了,原长银的不良资产我们已经和政府回收机构完成了分割。

现在,八城桑请详细说说长银剩下的资产情况吧。”

“哈伊”八城政基满面红光的起身行礼。

“经过了一轮的资产分割、平账,原长银26.6万亿规模的贷款现在还剩下11.3万亿日元左右。

其中有1.6万亿被评估为不良资产,它们的贷款抵押方基本以不动产会社为主。”

白川枫看着手里的资料微微点头,现在位列原长银十大借款人的名单,已经和上次有了很大的变化。

其中金融公司基本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房产和制造业顶了上来。

房产公司至少还有土地作为抵押,金融公司有什么?那些股票和债券吗?

也不看看现在霓虹股市这半死不活的模样,怎么可能还会盈利?

所以当初在挑选分割不良资产时,白川枫第一个想踢出去的就是它们。

“除了1.6万亿的不良资产,剩下的9.7万亿贷款基本分散在大大小小的企业会社中。

其中实体制造业占了大半,总计有7000多家企业。

川崎制铁、东电、日产、丰田等,都是我们的主要客户。”

听到这里白川枫眼睛一亮,剥去了不良资产后,长银还是非常诱人的嘛~

众所周知,实体制造业的贷款业务,最是稳定。

换句话说就是风险低,虽然周期比较长,但胜在稳定啊。

与金融业相比起来,实体制造业破产的概率比它们低的多。

当然随着经济大萧条的到来,这9.7万亿规模的贷款方中,肯定会有企业破产倒闭。

不过比起金融和房地产的高风险,它们已经值得白川枫冒一次险,把长银全吞下了。

再说了即使有几家最后破产倒闭,造成白川长信银行亏损。

单是其他贷款方支付的利息,就足以平掉这一部分的帐,总不能7000多家企业都破产吧。

如果是那样的话,霓虹才真的完蛋了。

所以只要最后不亏,那么拿下长银就是赚的。

毕竟才花了20亿美元就白得一个完整的国际银行,血赚。

现在长银的资产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那么也该说说怎么处置它们了。

“长银原本是以发行债券来获取融资,这些债券什么时候到期?”

“针对个人的一年期债券占比不到20%,这部分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应付。

五年期的债券大多集中在了94~96年这一阶段,以我们的财务情况看,应该也没问题。”

听了八城的汇报,白川枫点点头放下了心。

11.3万亿的总贷款中,属于长银自己的本金很少,不到7000亿。

剩下的都是通过发行债券筹集而来,这些借来的钱是要连本带利还给别人的。

不过7000多家企业每月都在支付一部分本金加利息,还有北都银行自身雄厚的财力,白川长信银行度过这段债券返利期问题应该不大。

“既然现在我们已经是一家新银行了,那么长银的那套融资模式就不要再用了。

在未来白川长信银行的融资20%依靠发行债券,剩下的80%都由储户和股市提供。”

“哈伊”对于这一点八城政基并不意外。

作为一家商业银行,股市和储户的存储金才是放贷资金的主要来源。

而白川长信银行将来也会上市,这是收购长银答应大藏省的条件之一,目的是为了方便监管。

毕竟一家巨型银行,只有放在众目睽睽之下,才能令人放心。

“白川长信银行未来的债券发行业务,就麻烦田渊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