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总会屋(第2/3页)

在他的了解中白川电器的创始人只算得上是半个华族,背后的势力更是忽略不计。

至于说和政府官员交好?请问有几个商界人士和官员的关系不好?

西口茂男相信,只要他到了那一步,他所能拉拢的政治人物只会更多。

再说了即使现在,住吉会背后就未必缺了所谓的政治保护伞。

但为了稳妥起见,西口茂男还是决定先找一块探路石,去探探白川电器的反应。

而又说到在暴力团伙中,对付上市企业的利器,那么非总会屋莫属了。

总会屋,简单的解释就是做“商业股东大会”这门生意的人。

作为霓虹独特国民性与商业文化的产物,总会屋这个行当和极道一样,是在光天化日下运行,却又可称为咄咄怪事的存在。

他们所干的事,就和讼棍一样。专门盯住那些上市企业,利用他们的漏洞或者弱点为自己谋私。

其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治期间,那时候随着明治维新的兴起,股份制公司的概念也被引入了霓虹。

既然是股份制,又是上市公司,那么群体股东自是不缺。

按照东证交易所的规定,在市场一部上市的企业,其股东至少在2万名以上。

随着股市交易的进行,这些发行的股票可以被任何股民所购买。

于是渐渐的以此为土壤,一部分拥有股份公司若干股票的股东。

他们滥用自己的权利,向公司要求不正当财物或是收取贿赂的人就诞生了。

而这些股东所结成的利益团体,就是现在大名鼎鼎的总会屋。

按照霓虹的《商法》和《会社法》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在每年的某个时期举行一次定期股东大会。

持股数量达到法定份额的股东,均具有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

对于上市企业来说,尤其是大企业。他们每年举办的股东大会,往往会有上万人参加。

人一多了,那就什么鸟都有。

一些别有心事的人,通常会抓住上市企业的痛点,质问企业经营者是否需要对某些事负责。

他们虽然只是一群微不足道的小股东,但是当着上万人的面,企业高层反而常常会被弄得灰头土脸。

而日本人好面子的习性与生俱来,如果在公开场所被指责、或者不顾形象地与人争吵,会被认为是违反传统的耻辱。

这些企业高层是绝对不屑于在股东大会上,和那些小股民争吵或者辩解的。

所以为了尽快结束股东大会,企业经营者面对那些刁难者要么是和稀泥。

要么就是私下应允好处,让这些小股东在股东大会上安分一点。

久而久之,股东大会就沦落成了“面子大会”或者“鼓掌大会”。

而那些尝到甜头的小股东,一看这似乎也是一种生财之道啊。

于是在有心算无心之下,他们利用法律漏洞成为各家上市公司股东大会的常客。

他们起初自称“职业股东”,拿手好戏就是在大会上大肆喧哗、大放厥词,质疑公司经营的方方面面。

如果公司无法对他们的问题作出应对,他们便极力宣传公司的运营失败。

又或者造谣领导者人品道德不可信,借以打压股价,使公司经营者损失惨重。

久而久之这些职业股东所结成的“总会屋”,几乎成了上市企业无比头疼的麻烦对象。

再后来为了避免可能的损失,大多数公司经营者会采取回避政策,即花钱买平安。

他们每年给总会屋支付一定数额的保护费,防止他们在股东大会召开时前来闹场。

在这种纵容之下,总会屋的胃口越来越大,他们开始不满足于仅仅在股东大会上一展身手。

他们更试图深度参与到很多公司的决策与经营之中,甚至不惜为此挑动争斗与发动流血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