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二章 乱象(第3/3页)

见到神田顶礼膜拜的神情,尾上缝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对,就是这种表情。狂热而叹服,真是令人着迷啊。

啧,不愧是神婆,看来自己的900亿日元稳了。

心情激动的神田,恨不得现在就去兴业银行提款。

接下来的几天他们又故计重施,分别从富士银行、第一劝银贷了总计三千亿日元的巨额资金。

不过作为交换,拿到这笔钱的尾上缝,又购买了2700亿的兴业银行金融债券。

富士银行和第一劝银的理财产品,也分别买了900亿和800亿的规模。

当然打配合的东洋信用金库也少不了,之前约定的900亿日元资金已经到账。

一圈下来尾上缝虽然看似贷到了8000千亿日元的贷款,但其实最后真正到手的只有2700亿日元。

金融游戏,远不是尾上一个小学毕业的女人所能玩明白的。

但不管怎么说2700亿日元都是一笔大数目,有了这笔钱尾上的名声越加响亮,前来找她的人也越来越多。

甚至在神田的蛊惑下,尾上还成立了房产管理公司,正式进入了不动产业。

随着媒体的报道,尾上渐渐被安上了实业家、投资家、金融家等各种各样的名号头衔。

这就是泡沫之下,霓虹的金融乱象。或许后世的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这样的场景吧?

至于为什么这些银行会放心给尾上缝放贷?除了那份有东洋信用金库背书的存款证明。

现在的社会背景、政策约束等等,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因为大藏省限制银行对地产业的贷款,那么作为银行想盈利,当然是寻找其他贷款业务啊。

各大银行的会长每天到达办公室开会的第一句话就是,“谁来贷我们的钱呢?”

是的,因为银行的货币量充足,想把钱放出去就成为了一个难题。

毕竟银行的存款率过高,对于银行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面对送上门的大额贷款,兴业银行、富士银行这些大银行只是简单验证了一下存款单真伪,然后就直接放款了。

所谓的审核形态虚设,甚至很多人明知道这样有问题,也依旧选择了放款。

这都是自己的业绩,怎么能把生意往外推呢?

更甚者因为和尾上缝关系不错,兴业银行那里直接给出了违反常理的超高额度。

什么存款证明的90%?那都是说辞而已。

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息,兴业银行直接给了存款的1.6倍。

审核形态虚设,银行高层更是为所欲为。

未来银行业的集体暴雷,在90年就已经初见端倪。

不过这还仅仅是发生在银行业的某一件小事罢了,在其他大银行还有更离谱的事情正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