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 变化(第3/3页)

新井裕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霓虹的股市当真是看不透。

甭管企业盈利还是负债,所有上市会社的股价都在涨。

这完全不合法经济学规律,也不符合往年的市场表现。

所有人都在炒股,无论是冷门的还是热门的股票,都有人在交易。

因为股市的异常活跃,所以有些会社即使财报难看,但股价还是呈上涨趋势。

像白川电器这样的知名企业,那炒股的人就更多了。

但是白川电器自上市以来,几乎未发行过新股。

三亿株的股票数,比起索尼、松下他们的十几亿株,太少了。

几百株、几千株的交易往来,还没进行多久就完成了一个循环。

所以才有了股民呼吁增发新股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白川枫也是哭笑不得。

“增发就增发吧,不过记得维持好我们的底线。”

“哈伊”

增发新股就会导致白川控股的股份被稀释,不过这时候他们只需要出动自己下面的皮包公司就行了。

维持好最低控股线,也是白川控股的底线。

把白川控股这里情况大概过了一遍,白川枫靠在椅背上轻轻舒了口气。

后面制造业挣大钱的机会估计不多了,不过度过了泡沫时代,也该考虑转型了。

因为日元的升值,霓虹这里对海外的投资份额急剧增加。

从经财联那里拿到的数据看,仅仅是在86年全霓虹的海外投资就猛增到了1200亿美元。

而其中制造业的贡献不足三分之一,占据大头的是不动产投资。

其中尤以夏威夷和芭西最甚,大批的霓虹人飘洋过海去买地盖楼。

像白川电器这样早早就把产能转移的企业只占据了一小部分,松下那里明年才打算在华夏投资。

索尼也在寻求东南亚国家的代工,比起他们,白川电器算的上是最早的一批把产能外迁的制造型企业。

86年已过,更加魔幻的87年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