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广场协议!(第2/3页)

在这种情况下卖米国爸爸一个好,自己退一步既能减轻彼此的贸易压力,又能更愉快的卖货,何乐而不为啊。

对于日本的主动,欧洲三国不解的同时又暗暗高兴。

货币升值,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题。

只要日元升的足够多,呕州的货币少升一点点也是无所谓。

毕竟打折的优惠券,它讲究一个相对值。

打个比方,日元和马克都对美元升值。

日元升的多一点比如说15%,马克升的少一点比如说5%。

那马克就比日元少升了10%,这就等于马克对日元贬值了。

这时候西德货卖到日本,就相当于有了一张10%的优惠券。

虽然西德对米国涨了5%,但是综合起来看,东方不亮西方亮啊。

你看货币汇率之间的调整,国与国之间的博弈无处不在。

六、七、八三个月之间的谈判,那是米国和其他四国之间的博弈。

只不过因为霓虹的主动,博弈难度大大降低,所以谈到九月份大家基本达成了一致。

最后广场协议的草案规定,英、德、法三国货币升值10~12%,霓虹升值10~20%。

当然这是五国拟定的汇率变化范围,具体如何执行还要看市场表现。

而下一场,就是五国政府与外汇市场之间的博弈了。

总之第一场已经结束,大家达成了共识,准备开始签订协议。

9月22日,五国财长齐聚纽约广场饭店。

早已得到消息的媒体记者们,把这里这里围的水泄不通。

他们不懂货币或者汇率这些专业知识,但也知道这对米国是好事。

面对记者们的闪光灯,五国财长皆满面笑容的大谈全球化理念。

什么本次协议是为了加深彼此的贸易关系,什么全球化贸易是未来的趋势等等。

那和睦相处的样子,丝毫没有之前在谈判桌上的尔虞我诈。

尤其是霓虹的大藏相竹下登,笑的那叫一个开心。

仿佛协议一签,从此之后霓虹就变成国际上的第二极,超美指日可待。

因为都已经提前通好了气,在公开的签约仪式上,大家都默契的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随着五人举起各自的协议文本,向公众展示,至此历史翻开了新的篇章。

不过对外的广场协议,它只是一份公报。

内容上大抵只是说了,五国要联合把美元汇率降下去这件事。

至于之前商量好的降多少,公报本身却是只字不提。

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就是,五国希望外汇市场里的投机客站到他们这一边。

故意模糊公报里美元汇率下调的区间,让大家觉得有利可图。

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外汇投机客站到五国这一边,然后合力把美元打下去。

就像之前说的,五国央行在外汇市场也不是呼风唤雨的存在,他们并不能强制勒令美元贬值。

想要达到目的五国央行也只能亲自下场,到外汇市场里和投资客们博弈。

85年的外汇市场交易量,每天少说成百上千亿。

而五国准备动用180亿美元,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把子弹打出去。

从体量上来说彼此的力量有差距,当然外汇市场也不是都在抄美元,这上千亿的交易量只能说敌我不明。

但面对全球每天紧盯着屏幕的几千上万的交易员,五国央行也没有必胜的把握。

这时候,他们就需要更多的投机客站到他们身边,共同把美元抛出。

这才是“广场协议”,不注明具体汇率区间的根本原因。

但是五国忽略了一点,市场从来不是理性的。越模糊,越容易产生投机行为。

最后甚至会导致投机过渡,造成另外一种想象不到的局面。

当然这是后话,此时大家的目标就是美元贬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