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六章 一九八五!(第3/3页)

这是米国政府对霓虹官方开展的谈判调查,而在民间舆论的力量也没闲着。

米国《财富》杂志发表了一篇题为“硅谷的霓虹间谍”的报道,此报道一发表立即引起了米国民众对霓虹的警惕与反感。

同时《商业周刊》也刊登了专题报道“芯片战·霓虹的威胁”,其中详细介绍了霓虹半导体所构成的威胁,这是米国首次使用“战争”来形容半导体竞争。

政府、舆论、民众,三位一体。

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为自己正名!

正什么名?师出有名!

没错,放在古代,这就像是出征前的讨贼檄文!

国际上一些嗅觉灵敏的国家或者背景实力强大的企业,已经闻到了风雨欲来的味道。

大争之世,纷争将起。

再回过头来看看霓虹这里,民众正热情昂扬的参与到世博会中。

政府也保持着相当大的自信,正沉浸在“强大的霓虹”美梦中。

但白川枫从世博会回来之后,就再次绷紧了神经。

从四月份到六月份,他一直和新井裕为首的北都银行众决策层,集中于白川大厦频繁的召开秘密会议。

讨论什么?大多是关于货币及汇率问题。

从70年布雷顿体系瓦解后,在71年到85年这十多年的时间里,各国央行基本是把货币的定价权完全交给了市场。

于是这就催生了一个极其庞大的货币投机市场,而这个怪异的市场因为没有监管也发生了很多光怪陆离的事。

比如说85年米国贸易逆差1000多亿美元,按照正常市场规律米国经济下行美元应该贬值才是。

但哪怕是在这样一个年份,因为货币投机市场的疯炒,美元还在不断升值。

所以也可以说货币投机市场的推波助澜,让美元升值使米国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

同时也进一步导致了贸易体系的失衡,让全球的贸市场陷入混乱。

如今的局面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所以解决问题就需要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因素。

一月份米国与霓虹之间的MOSS协议就是在针对贸易本身,至于货币因素及汇率因素此时也正在酝酿。

尤其是货币投机市场,暂时米日两国都没有把目光集中到这里。

而这段空窗期,就是白川控股及北都银行悄悄入场的最好时机。

趁这几个月的功夫,白川控股正在全世界的银行下面疯狂开小号。

花旗银行、摩根大通银行、睿士银行、德意志银行、巴克莱银行等等,所以著名的支持外汇交易的市场,都有大量的账户属于白川控股。

这么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套马甲掩人耳目,二也是化整为零潜入水面之下。

而当白川枫在这里暗度成仓的同时,85年春的这段时间,米国那里也没闲着。

除了一月份与霓虹开启谈判,为了施加压力,四月份米国参议院正式把霓虹列为“不公正贸易国”。

与此同时,媒体进一步对霓虹开始口诛笔伐,报纸上连篇累牍都是霓虹的各种负面新闻。

一直到六月份的这两个月里,参众两议院不断提出了上百条报复霓虹的方案。

能让参众两院合力把目标一致对外,可见霓虹这时候确实引起了米国全体上下的公愤。

那么对于米国爸爸国内如此汹涌的舆情态势,霓虹这里是什么做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