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白川电器的下一款产品(第2/3页)

奈何富士通担心过高的售价会影响口碑及销量,最后还是决定把它做成外接设备。

这样顾客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购增配。

虽然安利没有成功,但是白川枫觉得富士通能把HAL研究所的汉字读写卡,作为官方配置售卖,已经很不错了。

一套29800日元,其中有三分之二是利润,比芯片的回报率还高。

但是因为定位问题,采购的大多会是商务会社。

在销量上可能不会有那么多,不过因为超高的利润,最后的营收也不会让白川枫失望。

而除了读写卡,针对FM-7还依次试用了打印机、传真机等办公设备。

同样的这些产品也是由富士通自家设计生产,全部作为电脑的可选配置套餐,放在了选单中。

等试过了这些,那位staff桑又取过一个方形盒装的小机器接上电脑。

然后在白川枫等人的目光下,他小心翼翼的从一个塑料封装袋中掏出了一张方形的黑色磁盘。

仔细瞧了瞧见表面没有明显划痕,staff桑才把磁盘塞进了刚刚接上电脑的软驱中。

看完了这一系列操作,白川枫才明白对方这是在试验电脑的磁盘读写功能。

刚刚那黑色方形小磁盘,其实就是后世早已消失的软盘。

在后世很多人的印象中,U盘才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存储设备。

但是在千禧年之前,代替这一职责的是软盘。

这种从70年代初出现的便携式移动存储设备,一直是办公及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数据传递手段,盛行了几十年之久。

虽然软盘早已出现了十多年,但是在容量方面一直比较感人。

它的数据存储大小一般都是以KB为单位,是不是很难想象。

比如眼前staff手中的索尼3.5寸软盘,刚刚白川枫瞄了一眼容量是800多KB,还不到1MB。

“间冢桑,索尼的3.5寸软盘售价大概是多少?”

趁着staff桑测试的时候,白川枫转过头悄悄问了一句。

“诶?”间冢道义愣了一下,这和我们的FM-7有什么关系?

虽然有些疑惑,但他还是小声的解释道,“这是索尼前两年新推出的3.5寸盘,容量870KB,售价300美元左右。

对方的野心很大,企图推翻IBM的5.2寸软盘,成为下一代软盘的制式规格。”

索尼的野心,白川枫不关心。他真正关心的是价格,870KB?300美元?

这特娘的简直不讲道理,软盘的制作成本有那么高?

打死白川枫也不相信,可能受技术限制容量有限,但成本绝对和以百为单位的美元没什么关系。

“那索尼成功了吗?”按耐住心底的惊讶,白川枫又八卦的问了一句。

间冢道义笑了笑,“对方可是IBM呐,哪会这么容易。

现在市面上主流的软盘依旧是5.2寸盘,售价和索尼的差不多,甚至还略贵一点。

不过在霓虹,索尼的3.5寸盘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毕竟占了本土主场的便宜,加上索尼也是一家声名赫赫的企业。

所以推出的3.5存盘虽然不算流行,但也能保证这一块业务存活下去。

而索尼的软盘之所以没有大火,那是因为没有驱动器厂商跟进。

IBM又为什么在电脑界说一不二,就是因为它在身边网罗了一众硬件设备制造商。

就比如IBM推出5.2寸软盘驱动器之后,康柏、Shugart Associates等厂商立即跟进,很快5.2寸盘就成为了业界新一代软盘的共识。

这就是单打独斗和行业联盟的区别,索尼的3.5寸盘要想大规模应用还得找IBM这位大哥商量才行。

“软盘的价格如此高昂,那么软盘驱动器呢?这样昂贵的价格真的有市场吗?”

相对于索尼和IBM的八卦,显然白川枫对软盘的价格更感兴趣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