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本土的市场格局(第2/3页)

这次一万日元出头的定价,几乎把随身听的成本压缩到了极限。

价格触底,没有再降价的空间,那么大家的底线也就都被明晃晃的摆了出来。

即使松下后续继续跟进,但是只要没有太大的价格优势。

占据先手的白川电器,就一定还会是市场的主流。

不得不说白川电器这次的超低定价,有点不讲武德。

以往大家市场竞争,即使是价格战。

也是不断的调整,慢慢下探价格区间。

毕竟资本逐利,大家都是要挣钱的。

尽可能多的保证利润率,才是彼此心照不宣的做法。

但是白川电器直接一次性定了个跳楼价,其他刚进场或者正在进场路上的玩家,还怎么玩。

白川枫这么做当然是故意的,不是他想做慈善,不想要利润率。

而是这几个月随着进场的音频器材制造商越来越多,白川电器的市场份额也越来越低。

与其等着大家慢慢蚕食自己的市场份额,不如果断下狠手。

宁愿少要一点利润,也要把乌烟瘴气的随身听市场清理一遍。

那些其他厂商刚刚发售的机型,或者正在开发的对标白川电器上一代低端机的项目,全部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其中最佳的例子就是爱华,新机型没卖两个月就折戟沉沙,损失不可谓不大。

在白川枫看来,唯一能在低端市场和自己较量的也就剩下松下了。

对方同样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在成本上有着独到的优势。

不过现在已经是下半年,等松下推出同等价位的随身听时间很可能已经到了明年。

白川枫放在手中的数据表格,心情终于放松下来。

爱华、先锋这些规模次一点的厂商已经不足为虑,未来的随身听市场大概率还是大厂的天下。

索尼、松下、日立、NEC,再算上自己的白川电器,大概就这几家了。

老实说真正被白川放在眼里的也就前两者,索尼在音频领域是技术实力最强的,这一点自不必多说。

白川电器也是凭着领先一步的设计,才勉强跟上它,否则结果还真不太好说。

这就是技术不够,创意来凑。

至于松下,就像刚刚说的。其完整产业链,在制造成本上有着独到的优势。

或许未来随身听市场,最不可能被淘汰的就是松下。

虽然可能市场份额有限,但是只要价格够低,就能成活下去。

如果说索尼和白川电器是技术驱动型公司,那么松下就是营销驱动型公司。

这就是技术创意不够,低价来凑。

而剩下的两家日立和NEC,它们做的太杂了,音频并不是它们的强项。

其实松下做的也杂,但是松下有完整电子产业链。

日立和NEC的产业链却不在消费电子领域,前者的主要利润支柱在工业领域(电力工业、机械工业、半导体工业),后者的支柱产业是通信与半导体。

同时这些巨型集团内部错综复杂,随身听业务甚至压根就不受关注。

所以总的来说在音频消费品领域,白川电器并不怂日立和NEC。

这就是目前随身听市场的大致格局,三位主力玩家,两位敲敲边鼓的游走玩家。

啧,就是不知道白川电器什么时候也能成长到这一天,横跨多个领域,并且占据主导地位。

未来可期,但也道阻且长啊。

把白川电器这里的信息大概过了一遍,白川枫又找来安田询问关于新机型的市场反馈。

“安田桑,我们的新一代随身听市场反馈如何?”

毕竟又新加了一项功能,白川枫也需要关注市场对它的评价。

“总体评价相当优秀,尤其是自动翻带功能,大大增加了使用的便利性。”

作为研发部的部长,安田对新机型的市场反馈也多有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