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乘胜追击(第3/3页)

大概五分钟,高野放下手中的资料,他没有立即回复,反而低头似乎在计算着什么。

白川枫心里有些忐忑,毕竟前世向国内银行贷款,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更何况自己贷的金额比较大,一亿日元。银行慎重一点,似乎也说得过去。

“白川桑,我有一个建议。”高野从手中的文件上抬起头。

“请务必不要客气”白川枫不动声色。

“要不贵社把贷款金额改成3亿日元吧。”

“呃”白川枫差点没反应过来,“3亿日元?”

“对”高野放下手中的文件,“我刚刚仔细审核了一边,以贵社的经营情况完全可以申请3亿日元的贷款。”

“可是……”白川枫很想说自己需要考虑一下,毕竟突然转那么大个弯,利息什么要重新计算。

“您放心,这笔贷款会分两批进行。第一笔一亿日元,前两年免息,并且可以从第二年开始偿还。

第二笔两亿日元,第一年同样免息,此后年利息为1.2%。

只要后续审核通过,我们还可以为贵社走特殊办理通道,最快五个工作日,可以进行第一笔放款。”

看着高野滔滔不绝的样子,白川枫就仿佛看到了前世那些金融推销。

他再次看了看对方胸口的铭牌,没错,是日本银行。

不是什么民间金融机构,更不是高利贷。

怪哉,泡沫年代还没来临,银行已经这么好说话了吗?

其实还是他不了解日本的贷款环境,或者不了解制造业的一些潜规则。

在日本,其实很少有制造业向银行贷款,除非遇到破产危机。

一般制造业对自身的规模扩张都比较谨慎,情愿保守一点,也不想蛮干莽进。

这种不成文的做法,叫「安全驾驶法则」,寓意一社之长,做决定时务必小心谨慎。

另外传统制造业一般会在公司账面上,保留六个月的运营资金。

也就是说假如公司遇到困难没有进账,这部分资金能保证公司支撑六个月的时间,这一条被称之为「半年法则」。

换句话说就是一般制造业都不缺钱,也不怎么考虑扩大规模,尤其是一些小公司。

所以此刻高野听到白川电器想贷款,立马屁颠颠的上门来了。

毕竟有贷款对他来说,就是有业绩。

至于白川枫呢,这样优厚的贷款条件,他要不要?

要,当然要。

难得银行突然变得有良心,为什么不要。

白川电器正是缺钱的时候,利率这么低,前两年还免息,哪有拒绝的道理。

于是在吉田真子过目没有问题后,白川枫立马签字贷下了这笔钱款。

时间赶得上的话,说不定年前就可以展开第二条生产线的筹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