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上机

苏燕婷夫妻俩带着晨晨回到了四合院, 这时候,高考已经放榜,江大伯家又来了一份录取通知书, 奈何只是个名不经传的凑数小学校, 江大伯不满意,没让儿子去读书,计划明年再考。

江二伯家这次又是颗粒无收, 三个儿子愣是没有一个考上大学,唯独老三夫妻俩的事业蒸蒸日上,隔三差五还能在红白喜事中捞点外快, 生活水平节节攀升。

江大伯家依旧清贫, 大骂二伯家不思进取, 丢了祖宗的脸面。

苏燕婷在一旁吃瓜看戏,看得不亦乐乎。

她跟江戎把家里的旧书古籍拿出来晒晒, 江戎告诉她,苏城那边的老宅已经转移到他的名下。

苏燕婷从一堆旧书里翻出来账本,上面记录了一些事, “当初抄家抄走了不少黄金?”

江戎:“大伯二伯怕担罪,都推到了我爸头上。”

苏燕婷:“那可真不厚道。”

不说意外保存下来的古董书籍, 就这记录在册的黄金将来也是一笔横财。

苏燕婷似乎听老人说过, 等以后清算的时候, 以前被抄走的黄金,也会以五十元一克的金额返还给原主。

房子还回来了,这金子也要折价补偿?

随口一算,这还有一笔天降巨款。

现在虽然恢复高考, 一部分社队工厂冒出头,率先赚到钱, 城市里也零零散散地冒出一些小市场和个体户,然而这些在七八年仍然属于灰色地带,要等到七九年,经济开放的元年,政策明明白白的下来,个体户才能真正过了明路。

现在并不适合创业,比起当个体户,还不如好好读大学,再等个几年,等到大学毕业,那时候条件合适,或许能去中观村创业。

临近开学,苏燕婷夫妻俩要继续读书,江戎想办法把小晨晨安排进华清大学附属幼儿园,这个幼儿园正好招收两岁到六岁的孩子,苏燕婷已经提前观察了一学期,幼儿园条件很不错,把孩子送进去也放心。

幼儿园就在华清大学里,接送小孩也方便。

苏燕婷:“晨晨,你也要去读书了哦!”

得知自己要去“读书”,小家伙十分兴奋,因为爸爸妈妈都在“读书”,现在他也要去读书,说明他是个“小大人”了,这让他自信心爆棚。

晨晨:“妈妈读书!妈妈读书!妈妈读书!”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他非常期待上幼儿园。

他就像是一只激动的铁皮小青蛙,被爹妈吱嘎吱嘎拧了几圈发条,现在充满动力,马不停蹄。

苏燕婷给他收拾幼儿军绿色小书包,她觉得自己的儿子有点过分的精力旺盛,要不是他安静的时候也能老老实实坐一会儿,要不然她真怀疑小崽子有多动症。

苏燕婷:“你儿子真是活泼好动。”

晨晨仰头骄傲道:“爸爸,我要上学,我要读书了!”

江戎不吝啬自己夸奖:“真厉害!”

江戎蹲在地上,戳戳儿子的脸颊,他现在心情美得冒泡泡,哪怕面上没有什么表情,实际上早就乐开了花。

像他们这个年纪的干部,咳,已经不是初出茅庐的年轻人了,要沉稳,有心机,不能喜形于色。

可那个上扬的嘴角,当真是压都压不住。

当年接近三年的奶爸,终于要熬出头了,孩子上幼儿园,是他们做家长人生向前跨越的一大步。

或许以后的每一年,他都会期待九月开学日的到来。

江戎和苏燕婷夫妻俩联合给小晨晨灌入迷魂汤,让他沉醉在要上幼儿园的美好梦境中。

“有很多小朋友跟你玩。”

“还有老师……”

……

幼儿园开学的那一天,江戎夫妻俩特意抽空送孩子去上学,小晨晨左手牵着爸爸,右手牵着妈妈,开开心心去一个名叫幼儿园的好地方。

苏燕婷害怕晨晨会哭,备了好几条手帕,等着给他擦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