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天翮七年秋日, 韩榆嫁入建兴。

少女还没从及笄的新鲜里缓过来便已为人妇,嫁予年长她十岁的周朓。

周朓在周氏建兴这一辈里排行第七,天翮四年他被外派到南蛮荒地。

他的发妻高氏, 因陪他调任而病逝于瘴气。

姜佩兮不知道周七和他的原配相处如何,她没怎么接触过高氏。

但周七和韩榆的婚事, 显然是荒诞的。

世家郎君不同于外界男子可以三妻四妾,他们的妻子多出生名门, 家中势力滔天, 郎君多不敢怠慢女郎, 唯恐惹怒妻子背后的宗族。

至于三妻四妾, 根本是不敢想的。

世家讲出身、论血统,庶出子女不被世家认可,他们不能被记入族谱,也不能继承任何财产。

甚至于他们一生都是耻辱,任人轻贱。

对于世家来说,继室等同妾, 其子女一律算作庶出, 故而不会有哪个正经女郎肯嫁予人家做继室。

但韩榆不是周七的继室,不需要敬奉高氏的排位, 她是正娶的妻。

建兴为了让韩氏答应这门婚事,竟然逼迫周七与亡妻高氏和离。

高氏的娘家不满也好, 周七不肯也罢, 周主君做出了决定, 就由不得他们反对。

周七被硬按着头迎娶韩榆。

韩榆年纪小,又被家中兄长惯得有些骄纵;周七心里憋屈, 对这门婚事多有怨怼。

于是他们夫妻成婚当晚便闹出不小动静,婚房里东西被砸了个干净, 新婚夫妇吵得不可开交,还动了手。

周七气得几天没见人,连他们主君的召见都不搭理。

姜佩兮听周朔提到当晚的闹剧,周七的脸被韩榆抓了一道口子。

她一笑而过,没发表任何评论。

姜佩兮只在嫁入建兴那年在宴会上匆匆见过周七几面,不久周七便被外派,她和周七没有任何私交。

姜佩兮在建兴的日子很清闲,没什么需要她操心。

她的陪嫁私产和梧桐院的事务都由阿青打理,一季季的账簿她翻都懒得翻。

孩子由几个嬷嬷日夜照看,还有许多仆婢小心侍候,照看幼子也很少需要她亲力亲为。

她不过每日看看书,修剪花枝,再悠哉地调香品茗。

看书的地点选在周朔书房的窗边,那里的光线好,窗边种着她喜欢的花。

往往是她在一旁看书,周朔在案桌后处理他的公文。他们不怎么交流,各自安静做自己的事。

姜佩兮看书时习惯手边放盏茶,或许不喝,但得有。于是她去看书时,会顺手给周朔泡一盏。

某个寻常的午后,姜佩兮从廊下迈进屋室,隔着被半挂的帘帐看向书房。

微醺的阳光浸润书房里满架的书籍,周朔坐在案桌后垂眸看着桌面的案牍。

“我待会过来,你想喝什么茶?”

周朔抬头看她,“都行,上次的白毫就可以,不用麻烦。”

“近日我得了些天尖,我喝了次,觉得很不错,你要尝尝吗?”

“好,劳烦了。”周朔的目光落到她身上。

姜佩兮颔首正要出去沏茶,猛然瞧见半挂的帘帐后探出个人来。

帘帐半挂,垂下的余边挡住了窗柩一侧,平日只有姜佩兮会坐那边,外客不会往那坐。

猝然冒出个东西,姜佩兮被吓得往后退了步。

倜傥风流的世家公子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此刻他向姜佩兮拱手施礼,眉眼含笑,“弟妹别忘了给我也带盏茶。”

姜佩兮认出周七,目光不由落到他面庞的那道抓痕上。

他面如冠玉,眉似墨画,那道伤痕在完美脸上便格外显眼。

她还没来及回话,便听到周朔温和的声线里带了些抱怨。

“你吓着佩兮了。”

周七挑眉,瞥向周朔:“我也不是故意的,司簿足下可得饶了我这遭。”

“不要紧。”姜佩兮笑着打了圆场,“七县公也喝天尖茶吗,还是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