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军国之国(第3/4页)

朱大皇帝所谈的并不是“全民皆兵”,其实大明实施的就是“全民皆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大明的全民皆兵,都超过欧美——每个男子都要接受军事训练,从他们进入移民营的时候,就已经接受训练了。

但是这并不是军事力量强大的根基。

或许在总体战的时代,军事力量的多少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但也就仅仅只是一个因素而已。

大明现在的兵役,在是强制性的兵役制度。不需要用麻绳去捆、用铁链去拴,因为所有人都是公司的雇员,无论他们是工人,还是农场佃户,他们接到征召令不来当兵,肯定会失去糊口的生计!

但是这种体制是不可能持久的,毕竟,随着时间的继续,最终公司会淡出一切,再则,强制征来兵又能有多少训练作战的积极性?

尽管总体上来说,目前大明的兵,训练作战都还算积极。而且颇为勇敢。但是距离朱先海的希望还有很大的差距。

“大明的军队所需要是为国慷慨赴死的勇士,而不是靠着军法维持战斗力的灰色牲口!”

俄罗斯的“灰色牲口”,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俄罗斯或许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陆军,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看似曾碾压了欧洲,但是那些“灰色牲口”在逆境中往往会崩溃,会逃亡,甚至会造反。最后甚至颠覆了整个帝国。

“所以,我们必须要从根本上提升士兵的荣誉感以及国民从军的积极性。目前欧洲实行征兵制的国家,都在竭尽全力建立起一种从上至下的体制——我将它称为‘军国主义’!”

顿了顿,朱先海终于拿出了他的“大杀器”!这个在后世差不多臭名诏著的思想,但是在这个时代,它却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在这种体制下,政府必要利用宣传、教育等手段对民众宣扬民族主义,民族主义是世界最光明、最公正之主义,利用民族主义将激发起民众的爱国之心,与此同时,将军人——这一国家守卫者,民族保护者的社会地位提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让每一个男孩自幼儿起,就以从军报国为荣,让每一个士兵都以‘忠烈祠’相见为荣。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够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征集到数量庞大,且士气高昂的军队,而且这种‘低成本’的军队,也是我们挤身陆军强国的基础。”

几乎是自然而然的,朱先海想到了日本兵的“壹角伍分钱”——这是日本有一个著名的谚语:“一个士兵的命就值一张红纸加上壹角伍分钱”。这是因为日本在开始全面侵华后同样开始了无限制征兵,征召一名士兵没有任何的经济补偿,只是发过来一张红纸写的征召令加上一角五分钱的邮票!

可就是这种“一角五分钱”的士兵,对战争的狂热,对死亡的无所畏惧,都是外人所无法理解的。站在统治者的角度上来说,这样的士兵正是他们所需要。

朱大皇帝是统治者,他的屁股本身就是歪的,尽管他内心鄙夷日本,但是并不妨碍他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希望他的军队完全由狂热且勇于献身的军人所组成。

可事实上呢?

朱大皇帝的大明帝国军人,虽然称得上是士气高昂。但是这是建立在高额军饷甚至退役后授田的基础之上的,但是军人授田制度的可持续性却不强。

毕竟,大明不可能完全依赖无地的移民建立军队,军人授田制度无法维持时,明军的士气会不会一落千丈?

如果没有持续不断的移民补充,明军的征募会不会出现问题?

再说是财政。

大明的财政是根本不可能维持一支庞大高薪军队的!

每月人均二十元的军饷,对于大明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仅仅只是目前,维持这支17万人的军队,每年的军饷支出就已经超过了三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