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战斗之夜(第2/2页)

提供一笔丰厚的抚恤金不仅可以让阵亡官兵的家人绝不会因为他们的阵亡而导致贫困,而且还有另一个效果,他是部队战斗力保证的前提,有的它战士们才会无后顾之忧的在战场上舍生忘死的战斗。

至于荣誉啦,职责啦,当然也要有,但让战士们没有后顾之忧才是最重要的。

“哎,没想到翻洋过海的到了这边,居然还是没逃过吃兵粮的命,还好,这断头粮吃值……”

写着遗嘱的赵六,当过清兵,也当过长毛,不曾想被“卖”到南华后,还是当了兵,吃过两家兵粮的他,当然知道在那两家当兵,死了就死了,至于什么抚恤金之类的,屁都没有。

可在南华这边不一样,人死了,大帅真的给钱,那怕是在训练时死了的,也给钱,即便是家人远在唐山的,也会把钱给汇过去,汇费还是大帅负担。

大帅仁义啊!

不过想了一圈,赵六实在是想不起来要把保险金、抚恤金交给谁——他的爹娘兄弟不是死地乱兵乱匪的手里,就是兵荒马乱的失去了联系。

要是自己死了,那些钱该交给谁呢?

“要不然就捐给教育基金会吧。”

至于教育基金会是干什么,赵六倒也不在意,反正就是办学校的呗,把钱花在这上面是好事。

虽然赵六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一直觉得读书是个好事,想到自己死了,能挣上一笔钱,供孩子上学,他的心里倒不觉得委曲。

静悄悄的战壕,无论是军官或是士兵都趴在那书写着各自的遗嘱,仔细的填写着保险单,南华的移民都识字——在教育营中无论男女都在接受基本的扫盲教育,当了工人、劳工还要上识字班,保安队的军营里每天都有一个小时的文化课,长期的文化教育,让战士们甚至能够读书看报,至于填写表格、遗嘱就更不需要别人代劳了。

在战士们就着灯光作着最后的出征准备时,一队队战士抬着沉重的装备进入了前置的进攻壕,就着月光忙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