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再去城隍庙(第2/3页)

宋子君在里面挑了挑,选了几样看起来还不错的问了价格,店主直接开了个价,宋子君听后顿时就不高兴了,说自己存心想买你开这个价格不是斩人么?别以为她年轻又是小姑娘就觉得好骗,自己在这边可是有朋友也在做买卖的。

说着,宋子君就想起了上次碰到的大姐王爱萍,特意从包包里翻出了王爱萍留给自己的卡片给对方看。老板一看挠头嘿嘿笑了笑,说既然有朋友也是在附近做生意的,那大家就是自己人了。当即改口开了个实在价,虽然这个价格也略高,但宋子君也没怎么再还价,做生意嘛总是要赚钱的,店主总不能不赚钱把东西卖出去吧?人家还要养家糊口呢。再说宋子君也不差这么点钱,只不过不想让人把自己当凯子斩,价格差不多了就得了。

爽快付了钱,让店主拿了个袋子把东西装起来,宋子君乐呵呵地提着这些离开了。

离开这家店后,宋子君往停车场方向走,走到半路上目光朝着不远处的小商品街望去,想了想就改了方向往那边去了,既然今天来了,刚才又拿王爱萍的名义和老板讨价还价,上次还欠了王爱萍一个人情呢,反正等会也没事,不如去王爱萍的摊位逛逛,和她打个招呼。

宋子君城隍庙来过几次,最近的一次就是上回了,也是她后来去后面的文庙买了不少书的那次。再往前就是小时候的时候,那还是宋援朝和林燕带宋阳明和宋子君兄妹来的呢,那时候的城隍庙虽然也很热闹,但比起现在来人要少些,而且那时候这里的小商品街还不成气候,虽然有些摊位,但买卖的东西都是些很普通的玩意。

而现在却不同,现在的小商品街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不为过,这还是这几年随着网络购物开始兴起,小商品街人气已经略有回落的缘故呢。假如在几年前,也就是2000年左右的时候,这边的人气用爆棚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宋子君是第一次到小商品街来逛,挤在人群中看着攒动的人流倒有一种难得的感受。而且这里各式各样的小商品林林种种,有些东西就连宋子君都没见过,她边逛边看,顺便问了问价格,不得不承认这里的价格的确便宜,只可惜零售的不多,大多都是批发,许多东西宋子君也用不着,所以也没买。

王爱萍的摊位要靠里面些,宋子君问了问人,跟着人家向她指的方向往里挤,挤了一身汗这才到了里面。

目光在各个摊位上游走,同时留意着摊位上方挂着的号牌。宋子君花了点时间终于找到了地方,一眼就看见了正在摊位上忙碌的王爱萍。

王爱萍的摊位不大,其实这里的摊位都差不多,稍大些的宽度大概也就两米出头,小一些的连一米五都不到。摊位上摆着售卖的货物,摊位上方还用绳子两头系着,挂了各式各样的商品。

摊主都在摊位后面,身边摆着几个编织袋,里面鼓鼓囊囊的装着货物。每天来开业的时候,会把编织袋里的货物样品拿出来一一在摊位上摆好,然后人就守在里面招呼来往的客人。客人选中货物,谈好价格,再从编织袋里把需要的货物取出点好数量完成交易。

当然,如果客人需要的多也没问题,一般来说这里的摊主都有备货,稍花点时间从公用仓库里把备货找出来给客人就行了。就算备货不足,各摊主私下也能调剂,从其他摊位拿一些同样的商品先给客户,然后等交易结束后再双方私下沟通,分一部分利润给调剂货物的摊主即可。

这种商业方式在小商品街是非常常见的,摊主之间的沟通和相互关照也和融洽。大家都是做这些生意的,也都不容易,帮人家同样也是帮自己,所以也就成了一种行规。

当然了,不靠谱喜欢占便宜的摊主也不是没有,但这样的摊主往往会被所有人排挤,在这种地方肯定干不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