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青基会(第2/3页)

提起面前的茶壶,缓缓倒了两杯茶,茶汤琥珀,茶香沁人,这茶是宋援朝孝敬老爷子的。

“你这次回来正好,有个和你说下。”端起茶,放到鼻下嗅了嗅,然后品了口,林道远微微点头,开口对宋援朝道。

“什么事您说。”宋援朝手上动作不停,给林道远续了茶。

“青基会那边已经说好了,你抽时间去一趟。”

“青基会?您是说……?”宋援朝试探问,林道远点点头表示他想的没错。

“好的,我明天上午过去,去了那边找谁呢?”

“这是地址和联系人,你去了那边直接找他就行。”林道远把早就准备好的一张纸条放在桌案上推了过去,宋援朝接过打开看了一眼,随后放进了口袋。

关于青基会的事,还是之前宋朝援和林道远提过的,其中关系到盛华慈善基金会的发展。

因为目前的政策原因,私人慈善基金会在内地很难开展业务,一般都必须通过官方的慈善机构或者政府部门落实才能进行。所以,这两年虽然林燕她们一直都想通过基金会做一些事,可除了捐款外其他的工作都被排除在外,这和初衷有所不同,所以基金会方面一直打算找寻一家合适可靠的官方(半官方)机构进行深入合作,从而推动这个项目。

上次和林道远谈了这个事后,林道远特意给林燕去了电话,在电话里又详细和林燕聊了聊。

从原则来说,林道远是支持她们的工作的,可从政策来讲,要达到盛华需要的程度又有些难度,毕竟许多东西从来没有先例。所以林道远花了些功夫,也向人咨询了情况,最终选定了青基会。

之所以选择青基会,一方面青基会的的背景特殊,带有浓郁的官方性质。第二方面青基会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不过发展的非常快。

此外,青基会目前主要的工作重心是放在“希望工程”项目上,这个项目是在于通过援助资金、物资等有意义的活动,帮助落后省份、县、市、乡镇等地方建校办学,或对接贫困学生,或长期在教育教学方面全面帮助提高,以此给一个地方带来希望与梦想。

希望工程这个项目是1990年9月建立,并由老人家亲自为希望工程题字,同时还两次自为这个项目捐款。

这个项目目前推行的非常不错,再加上青基会上下对项目的重视程度也是不言而喻,相比其他机构,选择和青基会合作是最好不过的了。

宋援朝自然是知道希望工程的,所以当他得知林道远联系的是这个项目的时候心里就打定了主意,只要明天谈的好,就基本可以确定下来了,接下来由盛华慈善基金会和青基会衔接,为中国慈善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说完了青基会的事,林道远询问起宋朝援的工作情况。宋朝援大致把近来的一些事和林道远讲了讲,林道远听完后感慨道:“不能不服老呀,现在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才退下来没多久,许多事都已经看不明白了……”

“没那么夸张,其实有些事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形式上稍有变化吧。”

林道远想了想点点头,对于宋援朝这个观点他还是认同的。

“你对琼岛现在的情况怎么看?”突然间,林道远问起了琼岛,这思维跃度也稍大了些,不过当了那么多年林道远的女婿,宋援朝早就习惯了老爷子这种谈话方式。

“您指的是……?”宋朝援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询问了一句。

林道远看了宋援朝一眼,有些不悦:“还能是什么?现在琼岛的房地产弄的全国都知道,火的是一塌糊涂,以前琼岛的房子一平米才多少钱?现在又卖到多少钱?简直就是离谱!这样下去怎么得了?一套普通的房子动不动就要二三十万,老百姓一个月才有多少工资?不吃不喝多少年才能买一套房?这合理么?符合市场规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