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援军(第2/3页)

许蔚、文横岳只不过没有听到心里去而已。

文横岳到底是经验丰富的宿将,即便以往他也曾畏敌怯战,也深深陷入勾心斗角、欺下媚上、买官鬻爵等等肮脏事中难以自拔,但残酷到极点的太原守御战以及太多的亲友、袍泽在身边倒下,叫他得到淬炼。

强行收拾起激颤的心绪,他很快判断出楚山骑的作战意图,颤声疾呼:“点燃篝火,将所有的引火物都搬上城墙,点燃起来,为援军指明方向……”

数千楚山骑举火而行,火把照亮的范围极其有限,进军范围又如此之广,大部分人只能在驿道之外、坑坑洼洼的野地里行进。

吕梁山以东地形说是开阔,只是相对于千里雄奇的吕梁山而言,实际上太原城北面,地形还是有不小的起伏。

现在风雪又大了起来,太原城以及北侧敌营少量的篝火倘若被风雪遮挡,数千楚山骑很容易在行进中发生混乱,甚至失去前进的方向。

城头守军太虚弱了,大部分兵卒都是太原被围困之后从平民及禁军眷属中招募,没有经过多严格的操训,此时没有能力出城配合夜战。

他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在城墙上点燃更多的篝火,尽一切能力,为抵达敌军连营前的楚山骑提供一些光亮。

当然,他们或许也可以将城门打开来,以疑兵之计,牵扯驻守连营的敌军的注意力。

相比守军,城中的民众所受的苦难更为惨烈,大多数人甚至都爬起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一个个都瘦骨嶙峋。

每天都有上百人甚至数百人死于饥寒之中,天气冷了下来,也没有谁再想着去收尸。

太原早就变成一座死寂之城,等到连城头的守军再也没有力气握住手里的刀枪,敌军将会不费吹灰之力攻占全城,然后将全城屠个一干二净。

然而在北城将卒先沸腾起来之后,援军驰至的消息也迅速在全城扩散开,死寂之城顿时便活了起来。

成千上万的民众有如回光返照一般,体内激起一股力气,将容易点着的干燥门窗拆下来,往北城运去。

这时候也顾不上火势蔓延,听闻城外夜战需要更多的光亮,有人便直接将一座座茅草屋引火点燃……

……

……

云州汉军大营及南侧连营的守军,完全搞不清状况,在风雪交加的深夜,看到有如洪流一般的兵马执火杀来,他们下意识的选择,也是当下所能做的选择,就是紧闭寨门,将所有的兵卒从营帐兵舍里唤起,拿起刀矛弓弩站上寨墙准备接战。

云州汉军大营距离最近,规模最大,守军最多,猝然间不可能强攻。

云州汉军大营修筑在两座低岭之间的钳口处,两边的低岭山势也谈不上多险峻,白昼驱马缓行就能翻越过去,但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仅靠火把的照明,想要从低岭区强行军,不知道会有多少人会从马背上摔下来。

现在只能直接贴近云州汉军大营的近侧绕过去,这时候可以避开寻常弓弩的攒射,却在床弩的射程之内。

不过,云州汉军大营也就十数架床弩,装填发射速度缓慢,即便频频有战马被巨箭射穿,也有个别将卒被射中,但徐心庵丝毫没有放缓速度往远端逃躲的意思。

行军途中,他身边的侍卫都散乱开了,他亲自频频吹响号角,以冲锋的速度绕到云州汉军大营南侧,即令所有跟上的将卒弃去战马,将一支支火把交叉架起篝火堆,拿起刀盾、弓弩逼近云州汉军大营的南辕门结阵,杜绝李处林从云州汉军大营派兵出来趁夜混战的可能。

这也是要为后续主力兵马绕过云州汉军大营南下,直抵连营之前展开强攻创造安全的背腹空间。

徐心庵所率前锋兵马,都是自小生长桐柏山中的健锐,并肩作战多年,彼此早就熟透了,编制散乱,但一点都不妨碍迅速恢复结阵秩序——战前也进行过充分的动员,进入战场,所有人直接补入阵列,不需要寻找对应的营伍编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