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南山洞府(第2/3页)

评为五分。

袁红锦说的地方,距离卫昌城,也就是三天路程。

这三天路程还是以凡人车马赶路的时间。

徐默现在实力强横,内功已达宗师之境,狂奔之下,真气也能做到源源不绝,常人车马行三日,徐默独行仅半天。

“可惜不会飞啊,道行还不够,若是会飞,或者能把自己化成飞燕,怕是连半天时间都用不着。”

徐默对飞行这件事,十分的耿耿于怀。

也是因为要赶路,所以才不带那几个徒弟,让他们潜心修炼,完成多次修炼经验的迭代后,看看谁能在修为上,实现一次突飞猛进。

反正,徐默能教的,都教了,完全是倾囊相授。

他会什么,徒弟就会什么,包括《身外化身》,甚至是《封魔入体》和《人丹秘术玉三篇》,就让他们自个儿练去吧。

能练成什么样子,就练成什么样子。

“我算是看出来了,成仙这件事,任重而道远,不是接下来几次循环就能完成的,更别提上岸了。”

半天之后,徐默就到了一处名为‘南山’的地界。

这里依旧在景州之内,相比较逐州以群山出名,景州这个地方,相对更繁华一些。南山并不是特指某一座山,这是地名。

这里的山有很多,有一些,有各自的名称,当然绝大多数都是无名山,既不雄伟,也不秀丽。

而南山地界最出名的,是一座书院。

名为‘南山书院’。

此处学书经者众多,也有研究诗篇和文章的,说是家家有厚学,户户有笔缸(洗笔所用),可能路上随便一个人,都能给你讲文,作诗,谈一些家国天下的论调。

山间树林,下面可见一座巨大书院,占地甚广。屋舍过百,又有花园楼廊,此刻几个身着青色长袍,头戴学子纶巾的读书人正在这里手捧经典,咬文嚼字。

有的观山下气势磅礴,即兴作诗一首;也有的盯着身边翠竹,以文赞之;还有席地而坐者,捧酒杯,一边喝,一边指点江山,论《治国策》的。

便就在这时,一阵疾风吹过,从头顶突然落下一人。

这人落下时轻巧如燕,飘逸如仙,背着一柄剑,腰间还悬挂一柄,衣衫飘荡,落下后略微整理一下须发,瞅了一眼目瞪口呆的那几个学子。

“此处,是南山书院后山?”

“不错,是后山,阁下是……”

“路人!”

这路人,自然就是一路狂奔过来的徐默,他赶路,用的是真气御体,一步五丈,一跃十丈。

赶路多了,就会发现,平地狂奔太过浪费真气,而且速度也提不起来,若是在屋舍和树木之上跳跃,借着一起一跃,那速度会更快。

便如翻山,徐默直接快速攀崖而上,顶端时终身一跃,如大鹏展翅,能滑出去好几里地去。

这速度,比靠两条腿走,要快多了。

甚至,徐默还自己发明了一样东西。

钩索!

便是用长绳,前面系一个花瓣爪钩,如果房子和房子,树和树,山和山之间能跨越过去,就不用,如果距离有点长,就用这爪子抛去,勾住,借力一跃。

直接就能横跨十几丈,甚至数十丈外。

和特么蜘蛛侠一样。

就差紧身衣了。

“还别说,感觉还挺爽!”从山崖一跃而下,的确不是寻常人能体会到的。

问清楚自己没来错地方,徐默就放心了。

袁红锦说的,就是南山书院后山。

后山很大,纵深十余里。

辨明方向,徐默一跃而去,来如风,去如风,只留下那几个学子,竹林中目瞪口呆。

“袁红锦所讲,那洞府极为奇特,位置多变,但有一法,可诱其显现入口。”徐默头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有些夸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