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第2/4页)

其他人,包括陈舟的导师,代数几何大师阿廷教授,对于这个玩意的研究,都很少。

究其原因,也在于极小模型纲领本身的复杂。

从极小模型纲领的概念,被提出以来。

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和极小模型纲领第二问题,就一直横亘在数学家的面前。

两个问题,就是两座大山。

至今没有数学家能够翻越过去。

而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实际上还不代表极小模型纲领的解决。

我们都知道,极小模型纲领是对一个给定的代数簇,对其进行推广的blow down操作或flip操作。

然后,在有限次操作后,能够得到一个几何上的极小模型。

这也就是极小模型纲领了。

数学家们对于一维、二维、三维的较小模型纲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不错的结果。

但是对于高维代数簇的极小模型纲领的研究,却是没有多大实质性进展的。

而就目前的研究来看,如果想要对高维代数簇的极小模型纲领展开研究。

那么,极小模型纲领的两大问题,就是敲门砖,是必须要先解决的。

这也是为什么说,这两大问题的解决,并不代表极小模型纲领的解决。

当然咯,虽然极小模型纲领比较冷门,难度系数还不低。

但其本身的学术价值,也是和难度成正比的。

这点从以前的那两位菲尔兹奖得主,就能看出来。

陈舟目前的研究进展,也处在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的解决上。

但是,就像陈舟先前的感觉一般。

他在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太过顺利了。

即使他的研究内容,经过了自己再三的验证。

以及错题集的校正。

可还是没有找出错误。

一般来说,错题集上没有记录的内容,就代表陈舟的研究是正确的。

陈舟以前也是放宽心,大胆且充满斗志的研究下去的。

可这次不同,陈舟也说不出为什么,就是感觉太顺了,顺的他都觉得不正常。

也正是这种奇怪的感觉,才促使陈舟做出来找徐晨阳的决定。

而现在,陈舟只想说,这次来对了!

他的思路,没有问题。

错题集的验证神技,也没有问题。

有问题的是,他确实“太顺了”!

简单来说就是,陈舟并没有找到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的思路呢。

那个稍纵即逝的灵感,并没有窜进他的大脑。

他所做的研究,只是在他的思考里,所进行的他认为是正确的研究。

也就是说,他按照既定思路,稳步推进的研究,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

有问题的是,他这个思路,不是解决极小模型纲领第一问题的!

这也是他自己验证,再加上错题集验证,都没有找到问题的原因。

此刻的陈舟,也终于明白了。

错题集,也有bug!

如果你的研究,你的计算,本身就都是对的话。

那么,你将无法得到错题集的反馈!

这一点,也是陈舟一直所忽视的。

因为以前的物理课题,化学材料学课题,都是能够得到反馈的。

也就使得他,下意识地认为,数学课题的研究,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反馈。

但结果,数学有些不一样……

小隔间里,陈舟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写了多久。

等他放下笔时,只看到旁边堆了有十几张A4草稿纸。

草稿纸上密密麻麻的,全是他刚才所写的内容。

而徐晨阳此刻,也仍然全神贯注的在看着文献资料。

陈舟拿起这一沓草稿纸,按照顺序翻看了起来。

陈舟动作幅度虽然不大,但还是惊动了埋首文献的徐晨阳。

实际上,徐晨阳也是一心二用。

陈舟都很明显的从他的研究内容里,获得了那稍纵即逝的灵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