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诺贝尔物理学奖最年轻得主(第2/4页)

“在我看来,就算抛开胶球被发现这一事实,光是基本粒子理论的完善,就足以使我们为陈舟博士颁发一枚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奖牌!”

安德斯·伊勒贝克显然对陈舟有着独特的赞赏。

他口中的基本粒子理论,其实就是关于基本粒子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转化规律的理论。

基本粒子理论的理论体系,其实就是量子场论。

安德斯·伊勒贝克之后,奥尔加·伯特纳也表示,基本粒子理论的完善,必将进一步促进粒子物理学的发展,色禁闭问题的解决,也很有可能促使更多的基本粒子被发现。

最为重要的是,陈舟的贡献,将很有可能促使大统一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台上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逐一发表了自己对陈舟获奖的看法。

台下的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则认真的记录着自己的新闻一手素材。

只不过,诺贝尔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明显发现,这些受邀参加新闻发布会的记者们,要比先前兴奋地多。

其原因,他们自然也很清楚。

并不是因为那些听不懂的学术成就和科学背景,只因为获奖者是陈舟,是一位年仅21岁的年轻人。

他将打破历史,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史上,最年轻的得主!

“汉松先生,请问你们待会会现场连线陈舟博士吗?”

在评奖委员会的成员们介绍完陈舟的主要成就,并且解释了相关科学背景后,新闻发布会现场的一名记者主动提问道。

对于这个问题,负责主持这场新闻发布会的戈兰·汉松笑着回道:“那是当然!”

说罢,他便示意工作人员,可以现场连线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了。

此时,远在米国,正在进行自己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研讨会的陈舟,正一脸疑惑的看着手机上的未知号码。

在犹豫了一下之后,陈舟跟在场人员说了声“抱歉”,便出了会议室,接通了电话。

“喂,你好,我是陈舟,请问你是?”

随着陈舟的声音传进手机,瑞典斯德哥尔摩的新闻发布会现场,也同时传出了他的声音。

所有参与新闻发布会的记者朋友们,都一脸兴奋地盯着汉松手中的那个手机。

汉松笑了笑,轻声说道:“您好,陈舟博士,我是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常任秘书戈兰·汉松。”

听到手机传来的声音,陈舟微微一愣,旋即反应过来。

本来陈舟就想着,瑞典那边会不会在这两天给自己打电话,然后将获奖的消息告知自己。

所以,他才会在看到这个未知号码后,选择了接听。

没想到,还真被他给猜着了。

陈舟礼貌性地回道:“你好,汉松教授,请问你找我有什么事吗?”

虽然现在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但一直在进行研讨会的陈舟,还并不知道瑞典皇家科学院官网上发布的公告消息。

汉松听到陈舟的话,便将陈舟获奖的消息,告诉了他。

听到这一消息后,陈舟嘴角一咧,暗道一声:“果然还是我的。”

但嘴上却仍旧礼貌地说道:“我很高兴听到这个消息,谢谢你们将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给我。”

汉松则认真地说道:“这是您应得的荣誉。”

闻言,陈舟谦虚地表示:“胶球的发现,不是我一个的功劳,这是全球物理学家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挥了自己的一部分作用。”

陈舟话音落下,就听到耳麦里传出来的热烈的掌声。

他楞了一下,才意识到那边好像人不少啊。

同时陈舟也有些小自得,还好自己保持了一贯谦虚低调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