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投机分子(第3/3页)

“这个我省得。”牛希济说道:“揣摩上意嘛,哈哈,虽然不中听,但咱们可比那帮学农的灵醒多了。”

“易静、张泌之辈,需得注意。”皮光业提醒道:“他们算是半个武人,更容易搏得圣人青睐。”

牛希济点了点头。

儒家本就衰微,内部还四分五裂。

世家大族过于权变,迎合上意,算是一派。

半文半武之辈,又是一派——这些人,与当年的所谓边塞派诗人差不多,靠军功来升官。

此外,还有寄情山水,与佛道走得近的儒者,甚至还有本身就是佛道的文人,比如这次邀请过来的几位诗僧、诗道等等。

喜欢写乐农、悯农诗的文人,还是一派。

至于他们这些主张恢复孔圣道统,排斥其他异端学说的,虽然声音大,支持者不少,但就总人数来说,其实占不到优势。更何况,这其中有太多意志软弱之辈,包括他自己。

内部分裂成这个鬼样子,做不到铁板一块,一致对外,难怪被武夫蔑称为“措大”,唉。

圣人开的这个弘文馆大会,意思意思得了,哄他老人家高兴,反正也改变不了什么。

维护儒家道统的事情,得慢慢来,不能着急。

二人说完话后,稍事休息,就又回到弘文馆。

韩偓在假寐,衍圣侯在鼓吹,其他人分成各派,仿佛一群乌合之众。

牛希济已经开始认真阅读《致治》三篇。

不好好领会思想,怎么润色?

你现在就得假装是圣人的忠实信徒,顺着他的思路,理解他的想法,然后才好下笔。

这个破会,也就是走走流程罢了,早点结束算了,反正结局不可能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