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班师与黑城子(第3/3页)

邵树德同意这种看法。事实上满清西征,就在草原上军屯过。

那时候,漠南蒙古基本被满清控制,漠北蒙古若即若离,漠西蒙古则不尊号令。

噶尔丹一统漠西蒙古大部,悍然东进,漠北蒙古王公被打得抱头鼠窜,被迫南下与满清会盟,投靠之。

随后满清在漠北蒙古收集牛羊,四处找地方军屯,做好了西征的准备。他记得科布多就曾经是个屯垦点,有军士在那种小麦、牧羊、捕鱼。虽然能提供的粮食有限,但在补给困难的地方,每一粒粮食都是十分宝贵的。

西域,可不像南蛮那边,可以烧杀抢掠征集粮草。它真正坑爹的地方在于,你抢都不一定抢得够。

“黑城子那边,你们安排人屯垦了?”邵树德问道。

“安排了,多为丰、胜、灵三州征调的土团乡夫,每州千人,留在那边屯垦。”夏鲁奇说道:“黑城子那地方其实不错,东有平野,西据乌德鞬山,南依嗢昆水,有形胜之势,回鹘人也是会找地方。”

嗢昆水就是唐朝时对鄂尔浑河的称呼,明显是音译过来的。

乌德鞬山,就是都斤山,或于都斤山,后世的杭爱山。

回鹘王庭一开始并不在这里,而在更北面的婆娑水侧——婆娑水,即色楞格河。

开元中,回鹘毗伽可汗南徙,定都黑城子,开始筑城,其位置大概在窝阔台所建哈拉和林都城(今额尔德尼召附近)位置的北偏西约七十里。

婆娑水、黑城子、哈拉和林,历代草原大汗都看中了这一片范围并建都,可见其地确实有得天独厚之处。

“朕还是要去这地方看看,与草原诸部首领会盟。”邵树德一拍大腿,说道。

“陛下,那些首领都降了,皆已来京,何必北上?”夏鲁奇问道。

“你不懂。”邵树德摇了摇头,道:“朕早年与蕃部酋豪会盟,一在地斤泽,一在拂云堆祠,一在青唐城。在长安城,朕可以探探他们的底,赏赐一些财物,但会盟,还是得去草原,他们很看重这个,不一样的。”

夏鲁奇默然点头。

他这时才发现,论对草原的了解,他们这些禁军将领都不如圣人。

“陛下何不去那里立碑?听闻乾宁三年(896),故杨太尉攻占黑城子,就有意立碑。”杨亮问道。

“故杨太尉”就是杨悦,死后被追赠太尉。

邵树德怦然心动,霍然起身。

将自己的威名遍于草原,让万众朝拜,这个诱惑他抵御不了。

他瞄了一眼杨亮,还是西城老人知情识趣。

“明年去看看。”邵树德说道。

说完,他又问了一句:“你们在那种了多少粮食?种的什么?”

“司农寺给的燕麦种子。”夏鲁奇答道:“只种了百余顷,都是荒地,粗粗清理了一番,收成估计不太行,我等班师时尚未收割。”

“没事,明年再扩大种植,黑麦也可以试一试。”邵树德说道:“明年过了春社节,朕就北上,关北诸州,准备一批农具、牲畜、种子,再征发一批土团乡夫。罢了,这事由中书和枢密院来办。”

“今天南已平,朕就剩一个夙愿了,一步步来。”邵树德的兴致突然高了起来,在殿内走来走去。

人的一生有使命,他的使命还剩最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