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加班!(第4/4页)

唐懿宗咸通年间,南诏入侵静海军,占领交州。高骈集结大军,大破南诏,收复安南失地。但这场战争,并不仅仅胜败那么简单,事实上影响很深远。

交趾之战,“斩(段)酋迁、(范)脆些、(赵)诺眉,上首三万级,安南平。”

另俘南诏大将张诠、李溠龙以下万余人。

高骈移镇西川时,南诏犯境,复败之,俘酋五十余。

南诏国主蒙世隆因屡战屡败,心中气结,疽发而死,谥号“景庄皇帝”。

其子蒙隆舜继位后,战争规模有所减小,最后渐渐平息。

但长达十五年的战争,已经令南诏疲敝不堪,百姓怨恨。

蒙世隆时期的名臣重将如段酋迁、范脆些、赵诺眉、张诠、李溠龙等死的死,降的降。在蒙隆舜时期,高骈又上疏朝廷,建议斩杀所俘之南诏名臣赵隆眉、杨奇鲲等人,朝廷许之。

于是,南诏柱国之臣几乎一扫而空,令幸臣郑买嗣、宦官杨登等人夺权,仅存的重臣如高赞,也与郑买嗣合作。

但郑买嗣终究做错了事,杀蒙氏一族八百余口,连襁褓小儿也不肯放过,令南诏上下有些愤怒。

高仁厚认为,郑仁旻很可能为了树立威望,发兵攻夏,剑南、黔中、五管都将面临战火。

邵树德让人取来资料,仔细查阅,发现剑南道黎、雅之间有很多部落是受大长和国控制的。

想了想后,传下命令:“屯驻黔中之胜捷军左厢回返西川休整,胜捷军右厢进驻黔中。以魏王勉仁为牂州行营招讨使,以燕王明义为成都行营招讨使,整肃各军及蛮獠蕃部,即刻赴任。”

批完这条,又看了看五管战场,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

大长和国如果出兵,一般就是剑南、黔中、岭南西道、静海军四个方向。

想了想后,又令静海军节度使储慎仪派员巡视山川要隘,营寨该修缮的修缮,蕃部该安抚的安抚,丁壮该征发的征发。

岭南西道,一如静海军故事,做好防冬工作。

当然,他也强调了,当务之急,还是尽快攻灭刘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