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想说放弃不容易(第3/3页)

吴王老了。淮南,也就这样了。现在主动权已不在他们手里,只能寄希望于敌人犯错了。

“周本已经北上宿迁,很好。”杨行密面无表情地说道:“让他趁着泗水暴涨,河阔水深的有利时机,直插徐州。具体怎么做,让都虞候司拟个方案出来吧。”

“是。”高勖应道。

“淮北留东河城、临淮县、涟水县三地。趁着雨季加紧囤积粮草器械,加固城池。”做出决定之后,杨行密也不再伤春悲秋,很快收拾好了心情,道:“东河城仍由秦世铎戍守。盱眙镇将张训任泗州刺史,戍守临淮,领兵四千。张谏随军一起南行,任昇州刺史,营建城墙。吾儿渥任昇州别驾,即日赴任。张颢任涟水镇使,领兵四千。三城总计万余军士,家人尚在淮北者,尽数南迁,并发下赏赐,以安其心。”

“李神福任沿淮讨击使,楚、泗、濠三州兵马皆归其节制。”

“陶雅任庐滁池歙都团练使,四州兵马皆归其节制。”

“各部战损,抽调州县兵补充。州县兵之缺额,另行招募。广陵徐人新军,加紧操练,日后要有大用。”

“此番出战军士,人给绢一匹、钱一缗、粮二斛、盐三斗。战殁军士,另给抚恤。”

“水师一部开至清口,给予夏军压力。若有机会,便沿河进军,断其交通,烧其积储,毁其桥梁,掠夺其资粮、牲畜、人丁。”

“其余各部,回师广陵吧。”

高勖默默听着。吴王这一连串的命令,还算中规中矩,各方面都考虑到了。

在淮北继续保持军事存在,给夏军施加压力,不让他们得以全力北进。另外,这些坚城还可以作为大军北上的出发基地,以骑军为主,抽冷子北上,打了就跑,掠夺人丁、财货。至不济,也可破坏夏人的生产,减少其赋税来源,也算是给李克用一个交代了。

李神福、陶雅二人资历较老,在元从老人之中是比较忠心的,军事水平也不差,由他俩统筹西、北两面战事,是非常合适的。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从今往后,便是北守南攻了。优先调集精兵猛将,把杭州钱镠击破,尽夺两浙之地。

当然也有可能先攻江西,毕竟更好打一些,全看吴王如何抉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