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阻拦(第3/3页)

“阿爷,便与其野战又如何?”长子卢景荣问道。

说完,有些不服气,道:“昔年张仁愿筑三受降城,防御突厥。不置瓮城及曲敌战格之具,激励将士们野战破敌,我辈当慕此勇士,阵战杀敌,死而无憾。”

卢怀忠哈哈大笑。若不是这些年读的书多了,他还真被儿子考住了。

这事他知道。张仁愿筑三受降城后,别人问他为什么不造瓮城,为何不准备各类利于守城的器械?

张仁愿回答:“兵贵在攻取,不宜退守。寇若至,则当并力出战。回顾望城,犹须斩之。何用守备,生其退恧(nǜ)之心也。”

意思是说,武人要有主动进攻的精神,不能老想着防守。敌人来了,就一起出城和他们野战。谁敢回头看城池,就一刀斩了。你准备了瓮城和各类守城器具,反而让将士们有退守的心思。

后来常元楷当朔方军总管时,才改造三受降城,令其有了瓮城。时人就因为这事,拿他和张仁愿做对比,大家议论下来,更敬重张仁愿的武勇,而轻视常元楷——有唐一代,很多人明明寡不敌众,而依然选择出城与强大的敌人野战,可能就出于这种风气。

“你当阿爷是个胆小鬼么?”卢怀忠故意作色道。

卢景荣连称不敢,但观其面色,仍然很不服气。

卢怀忠不怒反喜。少年郎,就该有这种不怕死的勇武精神,有敢于向优势敌人主动进攻的豪气。哪怕年纪大了以后,这种豪气渐渐消磨,总还能剩下不少。武德,是每个武夫最宝贵的东西,是他们吃这碗饭的最大依仗。

“你当我不敢与贼野战?”卢怀忠叹了口气,道:“若别的仗,老子早提刀上去砍人了。但这次不一样,我承受不起失败,大王也不想看到意外发生。庞师古,必须死!他那几万人,必须歼灭!不能有任何意外发生。”

卢景荣听了,理解了父亲的苦心,立刻行礼道歉。

卢怀忠满意地抚了抚他的肩膀,道:“去看看营寨。”

营寨规制不小,已经远远超过了驿道,挤占了旁边的村落、农田。

壕沟挖好了,底宽一丈二尺,口宽一丈五尺,深一丈。壕沟内侧的壕墙也堆好了,民夫正在用力将其压实。

有人在壕墙内布设铁蒺藜,壕沟内则插满了铁签,看着就很吓人。

再远一点的地方,有辅兵在伪装陷坑、布置拒马枪等阻碍物——拒马枪不止能防骑兵,也能阻碍步兵推进。

再有一天工夫,就差不多全部完成了。武威军九千儿郎,皆能征惯战之劲卒。庞师古想过去,除非踩着他们的尸体,舍此别无他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