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条件(第3/3页)

“大帅勿忧,灵州诸库皆有积存,下发租给百姓便是。”陈诚道:“只是,强迁民户,尚需大军护送,大帅令何部出动?”

一万户华州百姓,即将被强行迁往灵州,充实当地户口。

这个州不过三个县,竟然有五十余万人口,户均不到十亩地,实在太拥挤了一些。

同州与之类似,但没这么夸张,不过三十余万人。

在与王府诸僚佐商议后,邵树德决定迁移同州、华州百姓各一万户至灵州,再迁华州百姓一万户至河阳。一方面可以延缓华州人多地少的压力,一方面也可以充实关北、河阳的户口,一举两得。

“镇国军三万众,今有一万在青唐,一万在蒲津关、风陵渡,可择兵五千,护送华州百姓至灵州。再给任遇吉传令,让他派州兵,护送同州万户至灵州。”邵树德吩咐道:“王卞手头还有三千兵,给他说清楚,护送一万户华州百姓到河阳,完成这趟任务后,我给他寻个好位置。”

“遵命。”陈诚想了想,觉得这番处置没什么问题。

“大帅。”亲兵十将郑勇在外头轻声呼唤。

“何事?进来说。”邵树德瞪了他一眼,道。

“大帅,圣人遣内廷女官杨氏前来,言有大事相商。”郑勇走了进来,禀报道。

陈诚、赵光逢二人几乎在一瞬间就猜了个七七八八,相视一笑。

崔胤能打听到的消息,他们如何不知晓?事实上,他们知道得更多。

李匡威已经在给吉王举办监国大典,并抓了部分未及逃跑的朝官,打算让他们参拜。

圣人此时多半已知晓此事,可想而知他的心情。

不派中官,也不派朝官来联络,独独派了内廷女官,所为何来,还不清楚么?

“大帅,或可以此为条件……”陈诚含糊地说道。

邵树德微微点头,示意知晓。

在试探西门重遂之后,他已经给此人判了死刑。未必要杀他,但换个听话的人却是必须的。中官韩全诲,是邵树德属意的人选,但他还是打算和韩全诲谈一谈,方能下定最后的决心,即这场造化到底给谁。

另外,南衙朝官也需安排一下。

他想让萧蘧来当宰相,但又感觉资历有些不足,年岁也太轻了一些——他今年不过三十余岁,四十都未满,这个年纪对宰相而言,实在太过年轻了。

实在不行的话,只能让杜让能回京了。

当然邵树德更希望在京城再找找,看看有没有人主动投靠过来。崔胤也是一个备选方案,但还需要再观察观察。

这个人,一定不能有太多的雄心壮志,免得搞出一摊子事情来,让他后院起火。同时也要有点手腕能力,可以摆平朝中诸多事务,为人还得圆滑一些,不能弄得人人自危。

最后,忠诚心一定要够,这是最基本的。

这人选,还真不太好找呢。

“让杨氏进来吧。”邵树德让人将桌案上的地图、牒文、军报收起来,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