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一百六十二 戚继光(第2/5页)

凭借战功,累迁左都督、少保兼太子太保。

同时,戚继光还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

他还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非常有远见而且富有创造性。】

洪武时期

“用于讽刺朱祁镇治国、带兵无能的一种称号”像是被施了魔咒一样萦绕在朱元璋脑海里,朱元璋深吸了一口气:“以后皇室选妃还是选才貌双全的女子吧,不拘家世,清白即可。”

话落又补了一句,“记住了,貌不重要,才更重要,可以有才无貌,但绝不能选个没用的花瓶。”省得把孩子都教坏了。

众人闻言震惊地看向朱元璋,圣上/父皇怎么转性了?

朱元璋却不管他们的震惊,他这会是真切感觉到了老朱家的教育,比起之前的朝代确实差了点,别的朝代再怎么样也不会出现天子叫门这样的事。

同样被宦官玩弄、忽悠,别的朝代怎么没有出现被忽悠到战场上的天子?

这不是显得大明天子更蠢笨吗?

朱元璋心里是有些自卑的,他的出身是所有皇帝里最低的,但以布衣之身建立大明基业当上皇帝,他又是自豪的,因为他走出了一条从古至今没有人走过的路。

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让他不愿服输,他勤勤恳恳处理政务,当一个勤政的皇帝,励志成为一个不输历代皇帝的开国之君,他的子孙后代也绝不能输给他朝皇帝。

这样才能将大明江山世代传下去。

但现实狠狠地给了朱元璋一巴掌,才第几代啊,大明就不行了,朱元璋心在滴血,绝不能让后世的败家子败光大明基业,他要把所有的漏洞都补上。

正想着,就听到天幕大夸戚继光。

朱元璋:“这个戚继光倒是个不错的将才,嘉靖年间的人,嘉靖是哪个皇帝来着?”

朱棣咬牙切齿:“嘉靖是正德后面的皇帝。”就是这货把他的太宗改成“明成祖”。

虽然小说里只是顺便提了一嘴,但被朱棣深深的记在心里。

属于不肖子孙中的不肖子孙。

想到这里,朱棣心酸了,他后面的皇帝都是他这一脉的,真是各有各的不孝。

朱高炽朱瞻基弃边,把他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丢了,朱祁镇就更不用说了,大明的罪人……

朱棣:难过JPG。

“哦我知道了!”朱樉幸灾乐祸:“就是那个把你抬成明成祖的嘉靖皇帝朱厚熜。”

坐在朱棣左手边的朱棡乐道:“老四这回是当不了明成祖了,心里失落不?”挺失落的吧,从祖变成宗了,虽然一开始也是从宗变成的祖。

朱棣皮笑肉不笑,“三哥说笑了,我怎么会失落呢。”该失落的应该是你吧。

朱元璋见他们越说越不像话,皱眉道:“行了行了,不就说个嘉靖年间的将军吗,扯这些做什么?嘉靖年间的将军又不会跑到洪武年间来。”

“有这扯皮子的功夫,不如想想为什么后世知道戚继光,却不知道戚继光是大明的人。”丫的,他大明就这么没有名气?

排八大军神也是,到宋朝就没有了,显得他的大明多废一样,连个出名的将军都没有。

***

大秦

秦始皇捕捉关键字“火器”,瞬间想起之前那本更加先进的火器书籍,那本书便宜又少量,大秦上下都没有人抢到,这回提到火器,会有希望的吧?

“给朕盯紧小黄车,所有关于火器的书籍都要抢下来。”

“诺。”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蒙汉民族?为什么不是汉蒙?难道当时的汉人不如蒙古人?”明朝不是打败了蒙古人,夺回了汉人的江山吗?

众人无语:“……”这是重点吗?

有大臣猜测:“也许是蒙汉说着比较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