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一百四十六 卖书(第2/4页)

挤得搞经济的桑弘羊、提出千古第一阳谋——推恩令的主父偃、外交家苏武等人都没排进去。

除此之外还有一小袋糯玉米种子,白甜糯玉米种子,又甜又糯,还高产,据说亩产鲜穗2800斤。这里是50g大约100粒种子,适合小庭院或者花园种植。

种植方法袋子后面都有写,不要小看这袋糯玉米种子,汉武帝可是花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才搞定玉米杂交,把商城里的甜玉米培育成了可以留种的糯玉米种子。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大家都不怎么吃玉米,三大主食里玉米也越来越没地位,但是糯玉米和其他玉米不一样,凭着出众的口感糯玉米依旧很受欢迎。

书中汉武帝后来凭着玉米种子攻略了不止一个皇帝(狗头)。】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时期

刘彻一听到小黄车瞬间忘了之前被创的不愉快,他兴高采烈地打开小黄车,“可算等到这一刻了!!”

朕的书!朕来了!

点击购买

还未开售

刘彻心急地碎碎念:“别叨叨了,赶紧卖啊。”

听到玉米种子,刘彻眼睛更亮了,抚掌大笑:“亩产2800斤,好!甚好!”

就算后面什么都没有,只有这一袋玉米种子也值了。

简直太值了好嘛!

之前提到过玉米的书里写了——玉米在公元元年[1]左右才传播到美洲各地,而现在按后世的纪年法算是公元前120年,这个时候说不定玉米还没往美洲各地传呢。

那到时候去美洲找玉米不就是大海捞针吗?

没想到他还没来得及苦恼这个问题,天幕就送了他这么一个大惊喜。

重点还是免费的。

刘彻嘴角抑制不住地往上扬。

霍去病趁机道:“陛下,有玉米种子,要不要多买两份?”他也好想看看这本书,不过陛下肯定不会给他看的。

刘彻大手一挥,得意道:“不用,有子夫呢。”

话落,才发现卫子夫不在,“子夫呢?怎么还没到?”

“回禀陛下,皇后的轿撵已经到外面了,在等陛下宣召。”其实是皇后到了不让人通报。

刘彻忙道:“快宣。”

**

与此同时

除了经常被提及的卫霍外,其他榜上有名的大臣们不禁咧开了嘴,想不到还有他们!!

董仲舒和张骞还好些,他们之前都被提到过。

唐都、落下闳等人就十分意外了。尤其是赵过,有一种臣本布衣,世代躬耕,却一遭得到赏识名扬天下的感觉。

赵过好歹还有个官身,李延年就纯属不可思议。

此时的李延年因犯法受到腐刑,负责饲养宫中的狗,他怔怔地望着天幕,大音乐家?他?

其他没上榜的大臣心里颇不是滋味,其他人也就算了,李延年怎么也榜上有名,别以为他们不知道,之前那本《穿成阿娇本娇》里可是明确写了李延年出身倡家,是李夫人之兄,二人皆委身于陛下。

就这也算大音乐家?

他们不服!

不就是会点音律吗?谁不会一样。

……

大秦

秦始皇听到玉米种子坐不住了,起身吩咐道:“快抢!一开售就抢下。”

大臣们愣了一下:“陛下,不等天幕说完整套书吗?”

“不等,”秦始皇毫不犹豫道,“先把这本抢下来。”

一整套不过多些奖励罢了,可有可无。

若是非要不可,再买一套也不亏,有种子呢。

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想法是一样的,玉米对于他们来说,不仅需要大海捞针,回来还要经年驯化,提高产量。

若是没有现成的玉米种子这样做也就罢了,现在有现成的,不抓住机会是傻子。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眼巴巴地看着小黄车里的书,语气十分复杂:“真有玉米啊!”

尉迟敬德疑惑道:“有玉米还不好?”

李世民:“朕是羡慕,汉武帝能免费拿玉米种子,秦始皇能免费拿黄金瓜种子。”只有他什么种子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