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卫霍是谁(第2/3页)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这样的嫁妆也仅此一份,但汉武帝不知道珍惜啊,把人家嫁妆花没了,就嫌弃人家年老色衰,最后还听进谗言,逼得人家自杀。

都说唐玄宗是一个无论是粉还是黑粉都希望他早死的皇帝,汉武帝某种意义上又何尝不是呢,只不过他能力强,没有唐玄宗惹出来的烂摊子大罢了。

但如果汉武帝早死十五年,西汉或许不会落败得那么快。毕竟汉武帝晚年时,百姓已经过得很苦了,频繁的农民起义军就是证明[2]。底层百姓其实要求很低,除非无路可走不然他们绝对不会造反。

‘天下虚耗,人复相食’背后是道不尽的血泪。】

刘彻懵了,不是说子夫给他带来的豪华嫁妆吗,两个军神,他听得正开心呢,怎么就开始希望他早死了?

“陛下,天幕——”

刘彻抬手打断了大臣的话,不用提醒,他知道‘人复相食’四个字会引起多大的恐慌,“让长安县令安抚百姓,不可让百姓生乱。”

那是他晚年才惹出的祸,关他现在什么事。

唐朝

李世民不解:“这个唐玄宗到底惹了多大的烂摊子,竟让后世之人都觉得他应该早死。”

玄宗是庙号,有好玄虚的意思,也有道教术语深奥的意思。

这个庙号很怪,很少有人用。后代怎么会用这个庙号呢?

程知节随口说了一句,“天幕不是说了吗,和那汉武帝一样死得太晚,应该和汉武帝一样前半生明君,晚年昏聩。”

李世民摇头,“那也不该用这个庙号啊,汉武帝庙号可是世宗,穷兵黩武的汉武帝还能捞个代表美誉的庙号,他怎么得了个怪庙号。”

【虽然汉武帝晚年不干人事,但他依旧是雄才伟略的一代帝王,是历史上一位真正的圣武大帝。

因为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在他统治的大汉,可以喊出那句“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凡我大汉子民,虽远必救。”

他重塑了一个民族的脊梁骨,从此华夏以汉人自居。大汉国祚虽只有四百余年,汉族却世世代代传了下来。】

刘彻燃起来了,他觉得自己又行了。这才是朕,多说点,朕爱听。俨然完全忘了之前天幕说希望他早死的话。

【虽然他晚年不干人事吧,但年轻时也是求贤若渴的明君。古代的明君贤臣关系就像韩愈《马说》里那句“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一样。

历朝历代从来不缺贤臣,缺的只是明君。

卫霍虽然是军神,如果得不到重用也打不出七战七捷和封狼居胥、饮马翰海的辉煌战绩。

这样说你们可能看不出一个明君对军神来说多么重要性,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岳飞不也是八大军神之一,宋高宗怎么用他的?】

说到这里,顾清瑜叹了口气,

【在古代,能遇见明君的概率可能比买彩票中奖还低。

汉武帝虽然比不上唐太宗,能让文臣武将都为他痴为他狅,为他哐哐撞大墙,但也相当不错了。

毕竟当时卫霍的身份确实低微,如果没有卫子夫,他们这辈子可能都见不到汉武帝,那还谈什么建功立业。】

刘彻眼睛biu的一下亮了,他听到了什么!七战七捷,封狼居胥、饮马翰海,卫霍竟然这么强吗?卫霍,卫该不是卫青那小子吧?

“来人,宣卫夫人。”

刘彻现在很亢奋,“爱卿,天幕说朕比不上那什么唐太宗,朕不信。”

“你们可愿为朕撞墙?”

大臣们:“……”愿不愿意,你心里没谱吗?

**

宋太祖赵匡胤一头问号,“宋高宗??高宗不是个好庙号吗?连明君都算不上的人为什么还能用这个高宗这个庙号?”

这真的是他打下来的大宋吗?为何他这么陌生。

【扯远了,让我们回到正题。卫子夫可是拥有四张SSR的女人,又是汉武帝的下一任皇后,陈姣自然不会像原身一样处处和她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