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王羲之与颜真卿(第2/3页)

“二对二!”

“而且董仲舒手持文道至宝,对‘学海’有压制,不能出战。”

沉默了良久,颜屋踏前一步,双眸已经恢复了平静,冷漠道。

凭借对‘学海’的掌控,他与幽孟两人上场,可比一人优势要多很多!

颜屋有把握,让‘学海’神华涌现,发生第三重变化!

他就不信,大夏天朝的文修,当真都能和李白、董仲舒一样,惊才绝艳,冠绝古今!

“二对二?”

李白微微一愣。

不过也没有什么迟疑,二对二又如何?

岂会惧之?

董仲舒手持文道至宝,乃是如今的文道之主,不用颜屋出言限制,也不会出手。

更是如今大夏儒道的掌舵人,亲自出手,岂不是太掉价?

当即,李白目光就看向了蒲松龄,这位神鬼志怪,荒诞小说的巅峰人杰。

不过李白还没有开口,学宫大门,就有一道大喝声响起:“太白,这一战,让我来!”

“嗯?”

李白微顿,目光立即向着学宫大门处看去。

那里有一道巍峨伟岸,神态坚毅,似武将更甚文修的身影笔直屹立,站在那里,就有一股宏大的气势浮现,正直不阿,义烈冲霄!

看到这道身影,王羲之的眼中,顿时绽放出了夺目至极的神光!

而这道身影的目光,也越过了李白,直接与王羲之对视,两人的双瞳之内,都有无数黑色大字急速显现!

甚至虚空中,都隐隐间有无数大字浮出,但却又被两人强行压制了下去。

“颜真卿,见过诸位同僚!”

一个弹指的时间,两人都收回了目光,随后伟岸身影脚步一踏,就出现在了高台之上,向着李白、董仲舒、王羲之、蒲松龄郑重行礼。

“颜兄!”

李白抱拳,面露喜色,他在前世,是与颜真卿相识的。

“颜真卿!”

其余三人,则俱都面露一丝惊容,大唐盛世,书法大家,颜真卿?

天下第二行书!

乃是华夏五千年历史上,在书法一道上,唯一能与王羲之堪比的大才!

“见过颜兄!”

三人郑重回礼。

“哈哈,颜兄与王兄一同出战,必为绝世佳话!”

李白笑道。

“哈哈,太白所言不错,必为绝世佳话!”

蒲松龄也露出了笑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之为天下第二行书!

如今两人同战,岂不为绝世佳话?

……

“圣上,王羲之和颜真卿同战,不会有任何悬念了。”

薛仁贵笑着道。

出世以来,不管是他,还是其余人杰,自然对于自身所处时代之后的华夏人杰都了解了一番。

薛仁贵乃是大唐统帅,昔日纵横无敌,对于大唐中期,那席卷全国让大唐从盛转衰的安史之乱,自然心中无比痛惜。

泱泱大唐,盛世华章,物华天宝,可却因为这一场叛乱,而让社会混乱,国力大减,潘镇割据,让整个大唐,都开始动乱。

而对于安史之乱中,涌现的杰出大才,薛仁贵也更为关注。

其中颜真卿那一篇《祭侄文稿》,更是让他热泪盈眶。

其中包含的,不仅仅是颜真卿对于亲人逝去的满腔血泪,也不仅仅是面对国家动荡的深深忧虑,更是华夏子民面临危难,面临国破家亡之时,那顽强不屈的脊梁!

剑斩不灭,刀砍不绝!

薛仁贵当初看着这一篇《祭侄文稿》,就能深深体会,那个时代的动乱,那个时代血和泪!

这是他上辈子,为之守护了一生,为之战斗了一世的大唐啊!

因此,他对于颜真卿这位与他一样,为大唐奋斗了一生的人杰,极有好感。

对于颜真卿在文道之上的成就,也极为认同!

“两大书法绝颠人物,传旨,记录此战,结束之后,向吾大夏子民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