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 司马老贼,出来背锅(第2/5页)

在倭国,说一个人识字,是一种非常高级的称赞,因为在平假名和片假名还处于很初步的阶段,识字指的是能够以熟练的唐音认读出绝大部分汉字。

这样的人,别说在倭国,就算是在大唐,能认识大部分字的,都是文化人了。

在倭国,能达到这个标准的,就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不!应该肯定是官员。

因为目前倭国,政府公文甚至任何与文字相关的东西,全部都是汉字。

平假名和片假名还有大约一百五十年的时间,到平安后期才会少量出现在公文中。

同时,朝鲜半岛上通行的文字也是汉字,那个只有拼音功能的朝鲜文字,也是几百年后才发明的。

这也是虽然六法宗的大德已经试探出此人并不怎么精通佛法,但黑狗儿也没让锦衣亲卫直接把这个平通和尚拿下大刑伺候的主要原因。

文化人,当然要用文化人的手段。

“阁下的胆子真的很大,什么都没了解清楚,就敢渡海来赌运气,不对,你这应该是叫赌命!”

黑狗儿有些感慨,但要是他知道这破岛上人以后的脾性,就不会那么惊讶了。

一言不合赌国运,人家那是基操,反映到个人身上,这种赌命的做法,也就不足为奇了。

“没办法,总要活命的嘛。”平通和尚脸上浮现出了痛苦和释然混合的神色。

面对黑狗儿这样的顶级密探和刑讯高手,双方只是一个简简单单的交流,就让平通和尚意识到,说实话的时候到了,不然可能要出大问题。

“大宰府每年要求上缴的大米太多了,不堪重负啊!

壹岐守每日都吃不上一顿强饭,每月能吃一顿姬饭就是无上美食,大多数时候只能喝白粥。

到了少尉,吃口腌渍青梅配看得见人影的白粥,就算是好日子,百姓连草粥都吃不上。

前日出海剿灭海盗,斩首六十余级,却连一百珎宝的赏赐都没有,那战死的十余个郞从,他们的家人又该如何生活?”

强饭,是指一种蒸煮过程很粗糙,品质也很粗糙的糙米饭,乃是此时小官和吏员、武士的基本粮食。

姬饭约等于后世的精白米饭,在此时来说相当珍贵。

只不过从六位的壹岐守一天一顿强饭都混不上,一个月能吃一次姬饭就算打牙祭,这确实过的有点惨了。

珎,就是珍的异体字,倭人在铸造钱币的时候,曾把这个字用在了其和铜年间铸造(708)的铜钱上,称和同开珎。

宝,这里自然也是指铜钱的上的通宝二字。

所以,倭人一般喜欢用珎宝,来称呼铜钱,历史上则称这个时期的日本铜钱为皇朝十二钱。

黑狗儿有一点品出味来了,因为在倭国,一般人是用不着铜钱这种高级货的。

别说倭国,就是中原,普通农户接触到铜钱的机会也不多,大多还得是粮食布匹这样的实物。

什么样的人,在剿灭海盗的战斗后需要用铜钱抚恤?

很显然,只有那些本就不种地的职业军人,才会需要这种方便携带,价值又高的物品。

郞从这个词,不太那么准确的翻译的话,可以翻译成部曲。

而大宰府,是倭国朝廷在九州北部筑前国设立的管理机构。

因为九州岛与本土隔开,开发的历史也比较早,倭国朝廷为稳固这个地方的统治,才特意设立了大宰府,可以被理解为都护府或者都督府。

那什么样的家族可以接受大宰府的命令,出动船只到外海去打击海岛,还拥有自己的部曲呢?

只能是位于北九州的武士家族了。

平通和尚一直在絮絮叨叨的,翻来覆去的念叨的,无非就是朝廷压迫太重,他们实在活不下去了,所以与平城京东大寺的僧众们联系起来,希望能得到地藏王菩萨的支援,建立一个地上佛国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