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章 尔虞我诈的美梦(第4/6页)

而张鉊其实也因为各种事情,没有完全完成从敦煌就为曹议金扶棺的承诺,而是让曹三娘子带着张贤瑀去完成的。

等曹议金的棺椁到了长安,张鉊又处理完了内外叛乱诸事,终于可以兑现承诺,亲自在洛阳迎接从长安来的曹议金棺椁,然后一路把棺椁送回了谯郡,也就是现在的亳州谯县。

谯郡曹氏在董园的墓葬并不豪华,毕竟真正的曹家大人物,比如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都不是葬在这里的。

所以,在张鉊批准下,曹议金的陵墓算是这里最豪华形制最高的了。

张鉊特批,曹议金的陵墓按国王的规制来,某些地方可以使用皇帝的排场。

其在董园的陵墓积土成山建山陵,棺椁称梓宫。

外有神道、神庙,内有供灵魂起居饮食的寝宫,游乐赏玩的神游殿。

开天井四处,壁龛六个,有陶制作的披甲武士,盛装宫人六十尊。

墓道前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描述了曹议金的一生,以及死后升入天堂享乐的画面,其中最为重要的画有两幅。

第一幅是鸣沙山下,月牙泉边,张鉊身穿金甲正与宽袍大袖的曹议金作别,远处无数甲士战马隐隐约约于云雾升腾之中。

另一幅则是敦煌庆元宫中,曹议金身穿素衣,头缠素带,在曹三娘子的搀扶下,向着身穿劲装的张鉊交接权力,其余归义军上下,神态各异。

这应该是从古至今,第一次将皇帝画在了臣属的陵墓壁画中。

虽然张鉊的面部特征刻意做了模糊处理,但仍然是非常让人震撼的决定。

山陵外,沙州曹氏大部分人都聚集到了此处,本地亳州曹家,乃至来自全国各地自称谯郡曹氏后人的,都汇聚到了此处。

三声炮响,皇帝亲自到运载梓宫的挽马前面,亲手牵着挽马的缰绳向前。

周围的曹氏子弟跪了一圈。曹元深和曹元忠兄弟,一人手持曹议金的生辰八字,一人手持曹议金的神位。

神位右面书大唐孤忠,归义军节度使,沙州刺史曹讳议金。

左面书大周太尉,开府仪同三司,河西节度使,赠魏国大王,谯王曹讳议金。

几名曹氏谯郡曹氏的耆老,手持招魂幡与梓宫侧面的马车上,高呼‘游子归乡咯,游子归乡咯。’

围观众人,无不潸然泪下。

张鉊也极为感慨,当年曹议金与他在鸣沙山下的约定,还历历在目,但现在想来,曹议金的故去,都已经是十四年前的事情了。

而张鉊也从当年那个立志带领河西走廊最后的汉人遗存,回归他们的祖国的年轻人,变成了一个快到四十岁的中年人。

这十九年来,张鉊历经艰险,完成了这具身体祖先的遗志,没有让归义军如历史上那样淹没于黄沙之中。

到了现在,忠义归国这个这个大目标早已达成,只是另一个兴复大朝的目标还缺很多。

高丽没有打下来,倭国没有被灭掉,南汉还在岭南苟延残喘,静海军没有收复,通海军的段氏,还在坐着继承南诏的美梦。

对了,张鉊突然想起来了,通海军段氏还派了使者到东京来。

而在此之前,郭荣和章飞的秘奏,也通通交由长子张贤存带了过来。

张鉊看向了正缓缓通过墓道进入山陵内部的曹议金梓宫,郑重的拱了拱手,算是送了他这位表姑父兼岳父之父,最后一程。

随着曹议金的落葬和张鉊父亲张承奉,祖父张淮鼎的陵墓都搬迁到了张义潮的山陵周围。

整个归义军孤忠独守河西的历史,就完全宣告终结。

“朕,不能在这里多呆,皇后就替朕在谯县多待一些时日,一定要把葬礼安排好,不要怕花钱,我已经命内府送了两万贯过来。”

作为君主,张鉊自然不能过多参与臣下的葬礼,自然也就只有让身为曹议金孙女的皇后曹十九娘代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