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八章 强盛大周-多生孩子多种树(第3/5页)

宋齐丘点了点头,“能!圣人想必已经知道,就南唐国中隐户、逃户,各地豪族隐藏之人口,当不下三百万之数,若是能把这部分百姓编户加上吴越,足以支撑。

但此事极为艰难,昔年文肃王就想做此事,但最后还是没有魄力推行下去,圣人若是要矫正此事,仆愿舍命去办。”

张鉊最终还是没让李昪入唐朝诸帝的宗庙,因为这会涉及到很多麻烦的程序,而且就算张鉊让,李璟三兄弟也不敢,牵扯太大了。

于是最后由他们三兄弟上书之后,张鉊下诏废除李昪烈祖的皇帝称号,改议谥号为文肃,称吴文肃王。

张鉊自然知道宋齐丘的这段往事,他也知道宋齐丘主动请缨是想干什么。

或许他真的能帮张鉊把这事推行下去,但一定会夹杂着大量对政敌的打击报复,这不符合张鉊的要求。

于是我张圣人摇了摇头,“此等俗务,朕自有安排其他人去做,朕真正想请教宋翁的,还是南唐和吴越旧地的赋税征收。”

宋齐丘眼睛里闪过了一丝丝的失望,要是面前是李昪的话,他说不定又会马上跳出来发脾气,但在张鉊这,他可没有这份颜面,是以不敢这么干。

以前的南唐,宋齐丘设计过一种很特殊的田税征收体系,那就是废除以前田税只收足陌钱,这种容易被官吏个商人上下其手的苛政,改为征收布帛、谷物等。

且在百姓上缴田税之时,将他们上缴的谷物、布帛按照市场流动价的三四倍定价。

也就是说,本来你名下的田产要缴税两千文,你家中则正好有绢布,市场价是五百文一匹,所以你就需要缴纳四匹绢。

但朝廷在征收的时候,会把你缴纳的绢布按四倍折算,也就是说,你家的一匹绢布,在田税中,就值两千文,只要需要缴纳一匹绢布就行。

这一招是非常厉害的,看着国家好像少收了税,但考虑到这是乱世,江南又是新进才人口转移,有大量的地方可以开垦成农田。

当务之急,并不是要收多少税,而是要扩大统治的基本盘,就显得非常合适。

宋齐丘这一招在十几年前,为南唐带来了极大的好处,这种田税政策,使得南唐在天下诸国中独树一帜,将中原后唐、西边南平、马楚等国的百姓都吸引了过来,国内百姓开垦荒地的热情也成倍增加,甚至宋代江南开始兴旺,就是这个政策打下的坚实基础。

史载南唐实行此策之后,国内旷土尽辟、野无闲田、桑柘满野、民户殷实,一举奠定了东南富强大国的根基,此后李璟、李煜时期都还受益于此政策带来的富足。

不过现在嘛,由于李璟一边不死心的搞备战,一边还要上贡给张鉊,已经把这条政策给取消了。

既然宋齐丘在经济上颇有建树,张鉊自然要跟他谈这些方面的问题,这也是为了裴远方便。

因为这位张圣人的白手套怎么说呢,阴谋诡计,政治斗争,甚至领兵镇守一方都行,但搞经济稍微有点不那么拿手,正好用宋齐丘来补缺。

宋齐丘跟张鉊谈了半天,也渐渐摸到了皇帝的‘脉络’,明白皇帝是想他把整个江南、江西、江北这三江的经济给搞起来,顺便再筹集天量的财富供给辽阳郡王慕容信长征讨高丽甚至倭国。

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安东行省人口稀少,很难供起数万大军南下征讨高丽。

同时高丽北部多崇山峻岭,单从北面打,难度也比较大,要是能从海上侧击,先拿下高丽南部,就好打多了。

于是宋齐丘把手一拱,针对张鉊询问是否能重拾昔日赋税政策,也就是民众缴税以一当四的政策说道。

“若为短计,圣人不应恢复此政策,因为南唐国内能开垦的地方,除了洪州以南,已经开垦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