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复我百年故土(第4/5页)

“大都督!请饮了这碗水酒吧!”一个须发灰白的耆老被孙子扶着站在路边,将手中一碗浑酒高高举起。

慕容信长听到呼喊,稍微犹豫了一下,正好他也渴了,于是干脆下马,接过这碗略有酸甜的米酒一饮而尽。

大都督这个称呼,就是在大唐时期,也很少有人用,因为唐时的幽州大都督、扬州大都督,基本都是死后追赠的。

不是追赠者,那肯定是皇室近支,甚至就是皇帝的儿子,用不着称呼为大都督。

张鉊曾经在平州设立了平州安东大都督府,虽然后来改成了安东行省,但是慕容信长持节大都督的头衔没有取消,所以下面人都习惯叫他大都督。

喝完了米酒,老者见慕容信长豪饮,立刻又让一旁的儿媳从脚下的土陶瓮中再倒了一碗。

慕容信长爽快接过,又是一饮而尽,随后大笑三声,“好酒!不过丈人不可再倒了,再饮某家可能就到不了沈州城了!”

此时的丈人,既可以指岳父,也能尊称有德行的长者,要到北宋初期后,才会专指岳父。

只是这时候距离北宋建立也就二十年左右了,丈人这一词渐渐开始多用专指岳父,若是地位高的人称呼地位低的年长者为丈人,那就是为了显示亲近,如同后世领导称呼你为兄弟一般。

是以,老丈听慕容信长称呼他为丈人,立刻就显得非常高兴,周围的这个庄子的百姓,更是欢呼骤起。

虽然慕容信长是唐儿,但谁说唐儿到了辽东,就一定会对唐儿好呢?

但此刻听到慕容信长这么亲热的称呼,他们心里终于也有了一些底气了。

“丈人是何时到这沈州的,仙乡何处啊?”既然下马了,慕容信长也顺便问了几句。

不想老者几滴浊泪立刻就从眼眶中落了下来,“何时到的,现已经弄不清楚了。

仆只记得阿翁在时,正月初七常向南拜,口称孙儿不孝,想来应该是阿翁或者阿翁父亲,某之曾祖那一辈被掳来的。至于家乡,好像是河北道恒州行唐县人。”

周围兵将皆有不忍之色,老者身后汉民,尽皆涕泪。

慕容信长忍不住长叹一声,把手一招,冲着一员骑在白马上的骁校喊道:“刘英奇,此乃你之同乡,且来慰藉下丈人相思之情。”

说着慕容信长翻身上马,借着高处对所有百姓喊道:“尔等滞留辽东,已然几代人上百年,故乡说不得也是物是人非。

今大朝已兴,圣人命某家收复我河北道故地,不如就留在辽东,在此开枝散叶,代代同享安乐。

自今日起,凡是被戎贼掳来的汉民,尽皆解除奴籍,所耕种之田,都归尔等。

一家男丁不足八十亩,健妇不足四十亩,老弱不足二十亩者,由官府补足。

凡能说汉话,知礼仪之奚、渤海诸民,男丁减二十亩,妇孺老弱减十亩。”

说完,慕容信长又看着正激动地跟刘英奇交谈的老者喊道:“凡有欺压尔等者,某让他以肉刑偿。有殴杀人命者,某让他以命相抵!”

此言一出,眼前汉民欢声雷动,其余远处不知道的百姓,纷纷过来询问。

也就在此时,远处有红翎急使护送一中官手持旌节到。

兵将们见旌节由远至近,纷纷下马肃立两旁,慕容信长也在兵将们的簇拥下,赶紧寻了一空地迎接中官。

这批中官从凉州府一日数百里狂奔而来,到了这沈州城外,也就这一位还能支撑的住。

他一见慕容信长,确认无误后,立刻将手中的竹简高高举起,大喊:“有旨意!”

“喏!”众兵将在慕容信长的带领下,着甲者以手捶胸,未着甲者单膝下跪,慕容信长有甲在身,于是行空首礼。

众人脸上都是一片兴奋,因为中官手中的旨意是用竹简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