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八章 人心向背,天下大势(第3/4页)

这句话,两个很重要的信息,一是表示他袁友恭是知道天下大义的,二是他可是官宦世家,祖上吃过朝廷俸禄,是受过朝廷恩惠的。

郭荣闻言,立刻就把手中的匕首收了回来,还对着袁友恭一个叉手。

“看来是某唐突义士,敢问此营指挥使大帐在何处?还请义士带路。”

袁友恭大头一摆,郭荣还以为是他不愿意,却不想袁友恭指了指自己的鼻子,正色说道。

“不用去找指挥使大帐了,某家就是这里的马步军指挥使袁友恭。

将军请随某来,村东还有马希萼的监军及随从数十人,解决了他们,某就亲自带着将军去摸朱进忠的大营。”

饶是郭荣走南闯北,一时间也愣住了,他旁边的潘美很王审琦更是忍不住张大的嘴巴。

还没开打,他们这就把马楚一个掌管三千余人的步军指挥使给策反了吗?

……

朱进忠的受赏仪式搞得很隆重,探究到深处,这源自于一种不自信。

因为马希萼现在顶着一个叛逆的身份,连楚王都不敢称,只敢自称天顺将军。

朱进忠这种马希萼家将出身的,当然就更不自信。

于是这主仆两人,一直都喜欢以隆重的形势和金银锦帛,来彰显身份与威望。

马希萼专门让人从潭州解送一批赏赐到小渡口镇,固然有朱进忠挡住了张昭骏,给马希萼争取到了和张鉊讨价还价时间功劳的原因在。

但更重要的,还是想以这种形势,来加强朱进忠在军中的地位,巩固朱进忠对于大军的控制能力。

朱进忠当然也明白马希萼的心思,于是穿上锦缎做成的朝服,干脆在军中借着这个机会,大摆宴席,楚军上下除了值守的军将,其余都喝了个尽兴。

朱进忠当然也喝的差不多了,他飘乎乎的将两个从潭州带来的妓子招到了中军大帐中,来了个大被同眠。

与此同时,郭荣领着赵匡胤等人,已经摸到了距离朱进忠大营只有五六里的地方。

这一路来,他们换上马楚军衣服,以换防为名义,在袁友恭的帮助下,一路无惊无险的就通关了。

如此顺利的原因,郭荣看的很明白,也让对他马上就可以发起的突袭信心百倍,因为楚军的战斗力强弱先不说,军纪实在是太差了。

换防这个借口,其实并不完美,因为一军之中,比如在张周,不管是憾山都还是亲军、禁军甚至就是卫所军,几百上千人的换防,手令那是一道道要严格查验的。

从统帅的亲笔签押,行军司马用印,到指挥使司参军们用有秘密印记和格式的换防专用军令,少了一样你就走不脱人。

但是在楚军这边,只要指挥使袁友恭出面瞎扯几句,加上一点小恩小惠的施舍,立刻就能绕开哨卡。

甚至郭荣明显感觉到上一个哨卡已经起了疑心,但仍然把他们放走了。

放走他们的原因很简单,袁友恭在那个哨卡都头就要准备喊叫的时候,取下了手上的金镶玉的扳指,然后赵匡胤等人也围了上来,随后潘美也灵机一动,也上来扔出了一锭小金馃子。

都头马上不言语了,立刻就将这千余人给放行。

而且留下来监视的人还发现,他们一通关,哨卡的都头,立刻就带着几个亲信,往南去消失在了莽莽群山之中。

会发生这种情况,首先源于马楚自马殷末期与高季兴和李昪讲和后,马楚已经二十多年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事了。

虽然马希范在继位后,不断新成立禁军各都,但还是不能制止楚军战斗力的下降和军纪的败坏。

况且马希范根本就不是什么英明之主,就算能整顿出来军队,也不可能与中原、河西常年征战的军队比。

其二则是马希萼所作所为,实在太不得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