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章 无赖国主,劫道大王(第3/5页)

打不赢还不能跑路?还连皇帝都战死了,丢不丢人啊?

你他娘至少也该多挺几个月,让老子这样下错注的,有个补救的机会啊!

濒临崩溃的高从诲,把耶律德光祖宗八代都问候了一个遍。

“回大王,这事千真万确,仆从东京开封府来的时候,契丹主都被制成帝羓,启行北返了。

据说偃师城下砍了上万颗契丹头颅,已经筑城京观,好多人亲眼所见来着。”

对于商人的话,高从诲是相信的,因为商人全家都在江陵,敢乱说全家的性命还要不要了?

“周国天使到何处了你可知道?是不是吓唬你来着?”

高从诲还是不肯相信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心怀侥幸的问道。

商人头摇的跟拨浪鼓一般,“仆启行时,周天子钦命周国大将尔朱景为军使,带周国禁军两千与威胜军牙兵一千五百,已经往南来了,天子义子李公存惠还让仆给大王带句话。”

“什么话?且说来。”高从诲心里泛起最后一丝希望,小心翼翼的问道。

商人的神色变得有些怪异,犹犹豫豫的回答道:“李公让仆问大王,高氏既以臣服四方,为何独独不臣服大周?

是天子六军不够威武,还是大王觉得江陵城固若金汤?”

“老夫谨慎了一辈子,临老却出了这么大的差错,我高氏宗庙危矣!”

说完,高从诲猛地锤了锤胸口,只觉得烦闷难当,更突然面如金纸,惨叫一声,一口淤血喷了出来,又昏死过去了。

就在高从诲昏死过去的时候,尔朱景率领的三千五百人,实际上已经到了襄州。

襄州所在的山南西道节度使之位,自安从进叛乱过后,就没有再设立,一直是让焦继勋以襄州防御使的名义在主持工作。

焦继勋是许州人,年少有大志,曾说‘大丈夫当立功异域,取万户侯。岂能孜孜事笔砚哉!’

不过时局混乱,焦继勋没得到一展抱负的机会,反而成了乡间轻侠,除了打抱不平外基本无所事事。

等到他穿着儒生服装去见了石敬瑭,两人促膝长谈后,才获得了重用,数年间镇守天南有大功。

实际上几年前的安从进叛乱,就是焦继勋一个人给镇压下去的,还顺带把南唐给打了个满头包。

而焦继勋没有去东京朝拜耶律德光的原因也很简单,一是高从诲在搞事,他走不开。

二是他是石敬瑭提拔起来的,感于石敬瑭的恩义,焦继勋不想去朝拜灭亡了石晋的契丹人。

当然还有个内在的原因,那就是焦继勋这种少有大志,以班超为偶像的人,怎么可能愿意臣服胡虏。

张昭现在派尔朱景率三千五百人南下,倒也不是取代焦继勋的。

恰恰相反,契丹入中原后,三个没有去朝见的地方实力派中,刘知远之心路人皆知。

虎刺勒则是投靠了南唐得了天大的好处,当然不会去朝拜契丹。

唯有焦继勋,那是没有一点好处,硬生生顶着没去朝拜。

不管他是有什么原因,但在这时候来看,那就是大大的忠臣啊!

他是张天子要竖立、嘉奖的道德典型,哪会派人去取代他的位置。

实际上张昭让焦继勋继续留守襄州,提拔为山南西道节度使的诏令都要写好了。

但焦继勋却亲自上书,言辞恳切,自己要求到东京来朝见张昭。

这是什么?这就是会做人,有格局!

耶律德光请都请不来,张昭一入东京,就亲自上书言辞恳切的要来,给了张天子这么大的面子,能不被重用?

张昭当即答应了焦继勋的请求,并派尔朱景率军南下替他。

而当尔朱景到达襄州城的时候,焦继勋直接连行礼都打包好了,两人的交接仪式都是在城门外举行的。